第16章 研讨阵法戚帅赞赏
关灯
小
中
大
时寂静。
一名老将摇头:“此策太过激进,稍有差池,便是全线溃败。
” 戚继光终于开口:“激进与否,不在布阵之形,而在用阵之人。
”他看向张定远,“你可知若敌不走东道,改由西岭迂回,当如何?” “西岭岩壁陡峭,仅容单人攀援,大军难以展开。
”张定远立即回应,“敌若真选此路,反显其意图绕后袭营。
我可佯作不知,暗调精锐伏于岭下出口,待其疲惫下山时突袭。
另派轻兵扰其补给线,逼其粮尽自退。
” 戚继光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缓步走到沙盘另一侧,重新布设敌我态势,再度发问:“若天雨泥泞,火器难用,地形湿滑不利滚石,又当如何?” 问题愈发刁钻。
众人思索良久,皆无完策。
张定远闭目片刻,脑海中浮现父亲教他狩猎时的情景——猎人从不追鹿,而是预判其逃路,在必经之处设陷。
“弃火器,用近战。
”他睁开眼,“将鸳鸯阵拆为三组小队,每队配狼筅、长枪、藤牌,依山势错落分布。
敌行至某段,我即从高处跃下突袭,打乱其阵脚。
得手后不恋战,迅速撤离,藏身密林或岩缝,待敌惊魂未定再出其不意攻其薄弱。
” “此为游击之法。
”戚继光低语,“非稳重持局者不敢行。
” “但唯有如此,才能以少制多。
”张定远直视前方,“倭寇惯于流窜劫掠,正需以快打慢,以动制动。
若处处设防,终将力竭。
” 戚继光沉默许久,忽然抚掌而笑:“好!此子不仅知阵,更懂势。
” 笑声落下,堂内众人皆静。
那声“此子”,分明已将其视为可托大事之人。
张定远欲辞让,戚继光抬手止住。
“你昨夜未眠,肩伤未愈,仍能思虑周全,实属难得。
为将者,当有担当之勇,亦需识势之智。
你既能临危救人,又能静心思阵,是难得全才。
” 说罢,他转身从案上取来一部手抄书卷,封页墨迹犹新,题曰《纪效新书》。
一名老将摇头:“此策太过激进,稍有差池,便是全线溃败。
” 戚继光终于开口:“激进与否,不在布阵之形,而在用阵之人。
”他看向张定远,“你可知若敌不走东道,改由西岭迂回,当如何?” “西岭岩壁陡峭,仅容单人攀援,大军难以展开。
”张定远立即回应,“敌若真选此路,反显其意图绕后袭营。
我可佯作不知,暗调精锐伏于岭下出口,待其疲惫下山时突袭。
另派轻兵扰其补给线,逼其粮尽自退。
” 戚继光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缓步走到沙盘另一侧,重新布设敌我态势,再度发问:“若天雨泥泞,火器难用,地形湿滑不利滚石,又当如何?” 问题愈发刁钻。
众人思索良久,皆无完策。
张定远闭目片刻,脑海中浮现父亲教他狩猎时的情景——猎人从不追鹿,而是预判其逃路,在必经之处设陷。
“弃火器,用近战。
”他睁开眼,“将鸳鸯阵拆为三组小队,每队配狼筅、长枪、藤牌,依山势错落分布。
敌行至某段,我即从高处跃下突袭,打乱其阵脚。
得手后不恋战,迅速撤离,藏身密林或岩缝,待敌惊魂未定再出其不意攻其薄弱。
” “此为游击之法。
”戚继光低语,“非稳重持局者不敢行。
” “但唯有如此,才能以少制多。
”张定远直视前方,“倭寇惯于流窜劫掠,正需以快打慢,以动制动。
若处处设防,终将力竭。
” 戚继光沉默许久,忽然抚掌而笑:“好!此子不仅知阵,更懂势。
” 笑声落下,堂内众人皆静。
那声“此子”,分明已将其视为可托大事之人。
张定远欲辞让,戚继光抬手止住。
“你昨夜未眠,肩伤未愈,仍能思虑周全,实属难得。
为将者,当有担当之勇,亦需识势之智。
你既能临危救人,又能静心思阵,是难得全才。
” 说罢,他转身从案上取来一部手抄书卷,封页墨迹犹新,题曰《纪效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