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成功主持一次朝会
关灯
小
中
大
礼仪的繁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跪拜,山呼海啸。
“众卿平身。
”朱由检的声音平稳,透过大殿,清晰地传到每个官员耳中。
繁琐的礼仪过后,朝会进入正题。
果然,没几句寒暄,兵部右侍郎阮大铖便再次出列,躬身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储,以安天下之心。
如今陛下圣驾南幸,虽已正位,然中宫之位空悬,皇子亦……臣恳请陛下,为社稷计,早日遴选淑女,充实后宫,延绵皇嗣!”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之声。
不少官员,尤其是马士英一党的,纷纷出言赞同。
立后选妃,看似是为国本考虑,实则包藏祸心!一旦开始遴选,马士英等人便可借此机会,将自己阵营的女子送入宫中,从而内外勾结,进一步控制皇帝,把持朝政!而且,此刻提出此事,也有转移焦点,避免皇帝深入追究军政实权的意图。
史可法、张慎言等清流官员脸色微变,正要出列反驳。
御座上的朱由检,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早已料到对方会由此一招。
他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群臣,最后落在阮大铖身上,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道:“阮侍郎,朕昨日翻阅兵部文书,见江北四镇请饷之奏急切,言军中缺饷已达数月,士卒颇有怨言。
不知兵部,对此有何应对之策?” 他话题陡然一转,从虚无缥缈的“选妃”直接切入最要命的“军饷”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阮大铖猝不及防,愣了一下,才支吾道:“回陛下……饷银短缺,实因漕运不畅,江南税赋征收亦……亦颇为艰难,兵部正在竭力筹措……” “竭力筹措?”朱由检声音微扬,带着一丝冷意,“朕怎么听说,南京库帑虽不充盈,却也未到山穷水尽之地?还是说,兵部认为,前线将士的肚皮,比不上朕的‘选妃’大事紧要?” 这话语气不重,却字字诛心!直接将阮大铖等人置于不顾将士死活、只知谄媚逢迎的境地! 阮大铖额头瞬间冒出冷汗,慌忙跪下:“臣……臣绝非此意!陛下明鉴!” 马士英见状,不得不出列表态:“陛下,阮侍郎亦是心系国本,言语或有失当。
军饷之事,户部与兵部自当加紧办理。
然皇嗣之事,关乎宗庙社稷,亦不可久拖啊!” 朱由检看着马士英,忽然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沉重与自责:“马爱卿所言,朕岂能不知?然,北京沦陷,先帝后梓宫蒙尘,数百万将士百姓尸骨未寒!朕每念及此,痛彻心扉,夜不能寐!此时此地,朕若只顾充盈后宫,选妃享乐,岂非令天下忠臣义士寒心?令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蒙羞?!”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悲愤与决绝:“在克复神京,迎回先帝后梓宫之前,朕,绝不言选妃之事!此事,休要再提!” 一番话,情理交融,大义凛然!既驳斥了对方的阴谋,又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彰显了自己“卧薪尝胆”的决心! 殿内一片寂静。
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甚至部分马士英阵营的人,都被皇帝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所震动。
是啊,国难当头,皇帝若只顾自己享乐,像什么样子? 史可法等清流官员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马士英和阮大铖脸色难看至极,却再也无法反驳,只能讪讪地跟着跪下。
【子目标一:成功主持一次朝会,并有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跪拜,山呼海啸。
“众卿平身。
”朱由检的声音平稳,透过大殿,清晰地传到每个官员耳中。
繁琐的礼仪过后,朝会进入正题。
果然,没几句寒暄,兵部右侍郎阮大铖便再次出列,躬身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储,以安天下之心。
如今陛下圣驾南幸,虽已正位,然中宫之位空悬,皇子亦……臣恳请陛下,为社稷计,早日遴选淑女,充实后宫,延绵皇嗣!”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之声。
不少官员,尤其是马士英一党的,纷纷出言赞同。
立后选妃,看似是为国本考虑,实则包藏祸心!一旦开始遴选,马士英等人便可借此机会,将自己阵营的女子送入宫中,从而内外勾结,进一步控制皇帝,把持朝政!而且,此刻提出此事,也有转移焦点,避免皇帝深入追究军政实权的意图。
史可法、张慎言等清流官员脸色微变,正要出列反驳。
御座上的朱由检,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早已料到对方会由此一招。
他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群臣,最后落在阮大铖身上,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道:“阮侍郎,朕昨日翻阅兵部文书,见江北四镇请饷之奏急切,言军中缺饷已达数月,士卒颇有怨言。
不知兵部,对此有何应对之策?” 他话题陡然一转,从虚无缥缈的“选妃”直接切入最要命的“军饷”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阮大铖猝不及防,愣了一下,才支吾道:“回陛下……饷银短缺,实因漕运不畅,江南税赋征收亦……亦颇为艰难,兵部正在竭力筹措……” “竭力筹措?”朱由检声音微扬,带着一丝冷意,“朕怎么听说,南京库帑虽不充盈,却也未到山穷水尽之地?还是说,兵部认为,前线将士的肚皮,比不上朕的‘选妃’大事紧要?” 这话语气不重,却字字诛心!直接将阮大铖等人置于不顾将士死活、只知谄媚逢迎的境地! 阮大铖额头瞬间冒出冷汗,慌忙跪下:“臣……臣绝非此意!陛下明鉴!” 马士英见状,不得不出列表态:“陛下,阮侍郎亦是心系国本,言语或有失当。
军饷之事,户部与兵部自当加紧办理。
然皇嗣之事,关乎宗庙社稷,亦不可久拖啊!” 朱由检看着马士英,忽然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沉重与自责:“马爱卿所言,朕岂能不知?然,北京沦陷,先帝后梓宫蒙尘,数百万将士百姓尸骨未寒!朕每念及此,痛彻心扉,夜不能寐!此时此地,朕若只顾充盈后宫,选妃享乐,岂非令天下忠臣义士寒心?令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蒙羞?!”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悲愤与决绝:“在克复神京,迎回先帝后梓宫之前,朕,绝不言选妃之事!此事,休要再提!” 一番话,情理交融,大义凛然!既驳斥了对方的阴谋,又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彰显了自己“卧薪尝胆”的决心! 殿内一片寂静。
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甚至部分马士英阵营的人,都被皇帝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所震动。
是啊,国难当头,皇帝若只顾自己享乐,像什么样子? 史可法等清流官员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马士英和阮大铖脸色难看至极,却再也无法反驳,只能讪讪地跟着跪下。
【子目标一:成功主持一次朝会,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