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算盘珠上的洋厘行市

关灯
第三次,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把《洋厘行情录》翻到最新的一页,用铅笔在“规元7.1”旁边画了个圈,慢慢算: 七钱一分规元×0.72洋厘系数=(7×0.72)+(0.1×0.72)=5.04+0.072=5.112钱银元→折合银元是5.112÷10=0.5112元/规元→十万规元就是×0.5112=元银元→对比今日市价,刚好是盈利三百块。

     “对了!” 沈逸风猛地抬头,看见窗外的月亮终于钻出云层,清光洒在算盘上,每颗算珠都泛着暖光。

     他抓起算盘冲出去,撞在周掌柜怀里——老人正靠在门框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半块桂花糖。

     “算对了?” 沈逸风点头,把算盘递过去。

     周掌柜拨了一遍,嘴角终于翘了点:“算你小子能熬。

    ” 他从怀里掏出两个茶叶蛋,塞进沈逸风手里,“热乎的,吃了再睡。

    ” 沈逸风坐在门槛上,剥着茶叶蛋,蛋香混着煤油灯的烟味钻进鼻子。

     他望着天上的月亮,想起今天的种种:佐藤的低吸银元,恒赉的假银,还有周掌柜说的“洋厘是钱庄的脉”。

     原来,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藏着钱庄的生死——高桥要的不是赚点小钱,是要把上海的洋厘攥在手里,让所有钱庄都跟着他的节奏走。

     “周伯。

    ”他轻声问,“正金银行最近总收银元,是不是也在算洋厘?” 周掌柜坐在他旁边,摸出旱烟管:“不止。

    他们在等——等洋厘跌到最低点,再把囤积的银元抛出去,赚翻倍的钱。

    ” 他拍了拍沈逸风的肩,“但你记住,洋厘是活的,你算得准,就能跟着它走;算不准,就会被它拖死。

    ” 深夜的风裹着桂花香吹过来。

     沈逸风吃完茶叶蛋,把蛋壳扔进垃圾桶。

     他摸着怀里的《洋厘行情录》,想起刚才算对的那一刻,算珠跳动的声音像心跳——原来,他学的不是算盘,是怎么摸准金融市场的脉搏。

     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沈逸风站起身,走进账房。

     煤油灯还亮着,算盘摆在案头,每颗算珠都等着他再去拨动。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他要学的不是辨银、写庄票,是怎么用洋厘这把钥匙,打开上海金融市场的门——而门后面,是高桥的阴谋,是恒赉的算计,是一场关于银元的战争。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沪上银窟龙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