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atf行动中(上)

关灯
源于死者,但其出现的时间、地点过于巧合,本身就是一张沉重的指控牌。

     放松警惕?那绝不是联邦探员的风格。

     当然,经验丰富的亚尔曼和冈萨雷斯内心也如同明镜。

     他们心知肚明,目前所掌握的一切,都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在陈默名字旁边打上“嫌疑人”的红色勾号,更遑论定罪。

     他们手中没有任何能将陈默和德雷克公寓直接、暴力地联系起来的铁证——没有指纹匹配现场关键物品(如那枚在客厅引爆的M67手雷残片),没有DNA在尸体或凶器上匹配,没有发现枪支或其他凶器指向他,更不用说一个清晰、合理的作案动机。

     他们几乎把陈默那份薄得可怜的档案(一个普通龙国公民,第一次出国旅行,行程记录简单)翻烂了,也没找到任何与跨国犯罪、暴力倾向相关的蛛丝马迹。

     珊迪的指控,固然强烈,但基于恐慌状态下的记忆,其准确性和客观性需要审慎评估;那血脚印,也只能证明他在特定时刻出现在特定地点,接触过不明血迹。

     严格依据漂亮国的法律和联邦调查标准,这些距离结案还有漫漫长路。

     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们此番如此急切且声势浩大地去寻找陈默,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更迫在眉睫的驱动力,就是要堵住那几个如同附骨之蛆般紧贴不舍的龙国媒体记者的嘴巴! 这些人拥有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不输本地记者的挖掘能力,而且深谙西方“程序正义”与“公民知情权”的软肋,提出的问题字字诛心,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一场公关灾难。

     帕萨迪纳警察局那边同样面临着媒体围攻,压力山大。

     一个处理不好,不仅洛杉矶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会受到重创,ATF作为强力执法机构的权威和专业性也会受到国际舆论的质疑,其连锁反应很可能会上升到两国外交层面进行磋商——这在当前复杂微妙的国际关系背景下,是所有人都想极力避免的“雷区”。

     因此,快速、公开、“依法”(至少是程序上无可指责)地带回陈默进行问询,无疑是平息风波、暂时堵住悠悠之口的最直接方式。

     毕竟,涉及到外国公民,尤其是在龙国这样有强大实力发声的国家,他们不得不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位置!菲利普,立刻把精确位置发给行动组!” 亚尔曼的命令简洁有力,像出鞘的利刃。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干净利落,审讯椅在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响声。

     “你留下来,确保珊迪小姐的安全和基本需求。

    给她弄杯热饮,别只是冷的快餐。

    ” 他看了一眼桌上被冷落的汉堡,补充道。

     随即,他转向冈萨雷斯: “冈萨雷斯,带上外勤A组!是时候‘邀请’这位远道而来、给我们和帕萨迪纳警局制造了无数麻烦的龙国先生回来好好聊聊了。

    ” 他的语气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冈萨雷斯反应同样迅捷,两人一拍即合,身上的懒散一扫而空,瞬间切换到了高效的执法者状态。

     他们大步走出审讯室,身上的西装外套因为动作而带起了风。

     门外开放式办公区的嘈杂人声和电话铃声涌了进来,又随着关上的门迅速隔绝。

     两人的行动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迅速在办公区激起涟漪。

     冈萨雷斯低沉有力的指令声在走廊回荡: “A组!所有人!一级响应!装备上车,现在!” 喜欢从漂亮国卖军火开始无法无天请大家收藏:()从漂亮国卖军火开始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