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超风倾心,习得大伏魔拳法 二

关灯
点着上面一行行细密的文字和图谱,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在诵读一篇古老而神圣的经文: “超风,”这个称呼自然而然地滑出,带着一种超越“前辈”的亲近感,连赵志敬自己都微微一顿,随即坦然继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看这里,‘摧坚神抓’的总诀,‘五指如锥,劲发涌泉,贯于指尖,无厚入有间’。

    ” 他刻意放慢了语速,确保每一个字都清晰传入梅超风耳中。

     “‘劲发涌泉’,绝非单指足底发力之意。

    按我在全真藏经阁中曾见的一篇无名道家残篇所述,” 赵志敬巧妙地引入古墓密室中九阴真经中内功的要点,将其归功于“无名残篇”, “此‘涌泉’乃喻指内力生发之根本,在丹田气海! 需以‘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为基础,意念导引内息自气海下沉至足底涌泉,再入地泉喷涌,沿督脉上行,过命门、夹脊、玉枕,汇于百会,再如天河倒灌,顺任脉而下,经膻中、气海,最终凝于指尖! 此乃一个完整的周天大循环,内力方能生生不息,劲力方能浑厚无匹,穿透金石! 而非你之前那般,强提内力直冲指尖,看似凌厉,实则损耗巨大,且易伤及自身经脉。

    ” 梅超风空洞的眼眶“专注”地对着赵志敬的方向,绝美的脸上满是凝重。

     她按照赵志敬所述,尝试着调动内息,感受那全新的运行路径。

     起初有些滞涩,但当她刻意引导内息沉入丹田,再想象其如泉水般自足底涌起、沿脊背升腾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润而沛然的力量感油然而生! 她下意识地五指成爪,对着虚空轻轻一抓! “嗤——!” 一声远比之前清越的破空声响起,指尖萦绕的青芒似乎更加凝练内敛,空气中留下五道清晰可见的扭曲轨迹,久久不散! 威力显然更胜从前! “这…!” 梅超风震惊地感受着指尖残留的劲力和体内顺畅流转的内息,那张清冷绝艳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喜, “赵…志敬,这…这感觉…完全不同了!劲力似乎…更沉,更透,消耗却小了!” 她激动之下,差点又叫回全名,但“志敬”三字出口,似乎比全名更显亲近。

     赵志敬看着她惊喜的模样,火光在她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跳跃,更添几分动人。

     他心中微动,笑道: “这便是根基稳固、周天循环的好处。

     你再试试‘白蟒鞭法’?” 赵志敬指向人皮上蜿蜒灵动的图谱, “‘灵蛇盘身’一式,按那无名残篇心法,内力运转需走手少阳三焦经,讲究‘柔中寓刚,刚复归柔’。

     回环往复,如灵蛇盘绕蓄势,意念需如丝如缕,缠绕于鞭梢,蓄力于无形,爆发于刹那。

    ” 赵志敬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隔空在梅超风手臂上虚划着手少阳三焦经的路线: “由关冲起,经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至肩髎、天髎,再回环于臂臑…感受这路径的循环。

    ” 梅超风凝神静气,依言而行。

     这一次,她感觉内息在手臂经络中流转得异常顺畅,仿佛找到了天然的河道。

     她想象着手中如有长鞭,内力如丝线般缠绕其上,盘旋蓄力…… 当她意念凝聚到极致,骤然“甩鞭”时,一股柔韧却蕴含着恐怖爆发力的劲风凭空而生,将篝火的火苗都压得一低! “妙!妙极!” 梅超风忍不住赞叹出声,声音带着久违的畅快, “以往只觉得此式蓄力艰难,发力不畅,原来竟是内力走错了路,意念也过于刚猛! 这无名残篇的心法,竟与我九阴真经的下卷招式如此契合!” 她对赵志敬口中的“无名残篇”深信不疑,心中对他的感激和依赖更深了一层。

     “还有这‘大伏魔拳法’,”赵志敬继续讲解,手指点向另一处刚猛无俦的拳谱, “此拳法刚猛霸道,威力绝伦,但极易引动心魔,戾气反噬。

     那无名残篇强调,‘伏魔’首在‘伏心魔’,需以‘清静无为’之心驾驭刚猛之力。

     出拳时,意念需如古井无波,虽雷霆万钧,心志却澄澈如镜,方能发挥其至刚至正、破邪显正的真正威力。

     否则,刚猛之力反噬自身,便是‘魔’由心生。

    ” 梅超风若有所思,她之前主要练习的是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法。

     由于不懂道家法诀,这两门主要练习的武功都没有练熟。

     这套拳法更没有精力练习。

     以往偶尔试着施展此拳法时,往往被仇恨驱使,戾气横生,威力虽大,却总有失控之感,事后更是心绪难平。

     赵志敬的点拨,如同醍醐灌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