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冤魂归位风波平,王府密信引新局
关灯
小
中
大
晨雾裹着露水漫进村子时,顾昭正蹲在祠堂台阶上擦那柄判官笔。
笔杆上的金纹在雾里泛着淡光,像条醒着的小蛇。
昭兄弟!张大山的嗓门先撞破晨雾,紧接着是一串脚步声——他怀里抱着个红布包,身后跟着七八个村民,手里提着腌肉、新打的兽皮,连小翠都踮着脚举着一筐野山菌。
顾昭站起身,指尖的笔影晃了晃便收进袖中。
张大山把红布包往他怀里塞,布角还沾着灶灰:昨儿夜里各家凑的,不多,是个心意。
铁柱他娘说要在村口立块碑,刻昭哥救命四个大字—— 使不得。
顾昭按住红布包,目光扫过人群里几个眼睛还肿着的妇人。
李烈记忆里那十二具草席下的尸体突然在他眼前晃了晃,他喉结动了动,你们好好过日子,比立碑强。
人群里突然响起抽噎声。
是铁柱他娘,她攥着粗布围裙角,声音发颤:我家铁柱昨儿说,他梦见个穿甲的军爷跟他说对不住。
昭兄弟,那...那是不是... 是冤魂散了。
顾昭没接后半句。
他看见张大山鬓角的白发被雾水打湿,像结了层薄霜——这些靠天吃饭的庄稼汉,最怕的从来不是饿肚子,是不明不白的邪祟,是活了半辈子都弄不清的因果。
有人往他手里塞了个温热的红薯。
抬头看,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是前日他救的溺水娃子。
她仰着脸,鼻尖还沾着泥:昭哥哥吃,甜。
顾昭捏着红薯,掌心的温度让他想起昨夜李烈喝孟婆汤时,那些涌进脑海的画面——雪夜校场的北风比这晨雾冷得多,十二个人被草席裹着扔上牛车时,他们的爹娘是不是也攥着冷掉的红薯,在村口等? 都回吧。
他蹲下来,把红薯塞
笔杆上的金纹在雾里泛着淡光,像条醒着的小蛇。
昭兄弟!张大山的嗓门先撞破晨雾,紧接着是一串脚步声——他怀里抱着个红布包,身后跟着七八个村民,手里提着腌肉、新打的兽皮,连小翠都踮着脚举着一筐野山菌。
顾昭站起身,指尖的笔影晃了晃便收进袖中。
张大山把红布包往他怀里塞,布角还沾着灶灰:昨儿夜里各家凑的,不多,是个心意。
铁柱他娘说要在村口立块碑,刻昭哥救命四个大字—— 使不得。
顾昭按住红布包,目光扫过人群里几个眼睛还肿着的妇人。
李烈记忆里那十二具草席下的尸体突然在他眼前晃了晃,他喉结动了动,你们好好过日子,比立碑强。
人群里突然响起抽噎声。
是铁柱他娘,她攥着粗布围裙角,声音发颤:我家铁柱昨儿说,他梦见个穿甲的军爷跟他说对不住。
昭兄弟,那...那是不是... 是冤魂散了。
顾昭没接后半句。
他看见张大山鬓角的白发被雾水打湿,像结了层薄霜——这些靠天吃饭的庄稼汉,最怕的从来不是饿肚子,是不明不白的邪祟,是活了半辈子都弄不清的因果。
有人往他手里塞了个温热的红薯。
抬头看,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是前日他救的溺水娃子。
她仰着脸,鼻尖还沾着泥:昭哥哥吃,甜。
顾昭捏着红薯,掌心的温度让他想起昨夜李烈喝孟婆汤时,那些涌进脑海的画面——雪夜校场的北风比这晨雾冷得多,十二个人被草席裹着扔上牛车时,他们的爹娘是不是也攥着冷掉的红薯,在村口等? 都回吧。
他蹲下来,把红薯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