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战将起

关灯
语气更是不耐。

     “军师正在议事,没空!回去等着!” 苏知恩的笑意还未散去。

     一道黑影已经从他身侧掠过。

     “砰!” 一声闷响,刚才还趾高气扬的士卒,脑袋已经被一只手死死按在了冰冷的墙壁上,撞得他眼冒金星。

     苏掠不知何时已经下了马,另一只手里的长刀已然出鞘,冰冷的刀锋正贴着那士卒的脖颈。

     “想好,再说。

    ” 苏掠的声音不带任何情绪,像冬日里结了冰的湖面。

     另一名士卒大惊失色,下意识就要拔刀呼喊。

     “我劝你最好别动。

    ” 苏知恩的声音依旧温和,人却已经挡在了那士卒面前。

     “我这兄弟脾气不好,手上没个轻重。

    ” “他要是真杀了你,我可拦不住。

    ” 那士卒握着刀柄的手渗出冷汗,看着苏掠那双狼崽子似的眼睛,再看看苏知恩脸上那人畜无害的笑容,一时间竟觉得后者比前者更加可怕。

     “还不去禀报?” 苏知恩脸上的笑意浓了几分。

     士卒一个哆嗦,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府内。

     片刻之后,府门内走出一行人。

     为首的正是那位羽扇纶巾的军师诸葛凡,他身旁跟着手持长戟的吕长庚和那个头扎翎羽的花羽。

     吕长庚眉头紧锁,显然不赞同这种做法。

     花羽则是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苏掠。

     诸葛凡的脸上依旧挂着那副风轻云淡的微笑,仿佛门口的冲突与他无关。

     “二位兄弟,何故发这么大的火?” 他摇着羽扇,缓步上前。

     “既然来了,那便入府一叙吧。

    ” 苏掠松开手,长刀“噌”地一声归鞘。

     诸葛凡为二人让开道路,随即看了一眼那个脑袋被墙壁擦破了皮,正捂着伤口的士卒。

     “去找军医看看,一点小伤,死不了人。

    ”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以后刘家兄弟再来,直接放行,不必通报。

    ” 府衙正堂,森严肃穆。

     堂内早已坐满了人,个个气息沉稳,眼神锐利,与门外士卒的倨傲截然不同。

    这些人身上带着一股沙场上才有的铁血之气,目光如刀,齐刷刷地落在刚进门的苏知恩与苏掠身上。

     苏掠对这些审视的目光毫不在意,手始终搭在刀柄上,眼神冷漠,像一头闯入狼群的孤狼。

     苏知恩则显得从容许多,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堂内,最后落在了主位旁边的那个男人身上。

     那人未曾起身,甚至没有看他们一眼,只是低头擦拭着一柄横放在膝上的长剑。

     他身形精壮,肩宽背厚,即便坐着,也散发着沉凝如铁的压迫感。

     “这位,便是我义军主将,赵无疆。

    ” 诸葛凡摇着羽扇,轻描淡写地介绍了一句,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赵无疆这才抬起头,他的脸庞线条刚硬,一道疤痕从眉角划过鼻梁,眼神深邃得像一口古井,不起波澜,却让人不敢直视。

     他只是淡淡地瞥了苏知恩二人一眼,便又低下头去,继续擦拭他的剑。

     一个眼神,便让苏知恩心头一沉。

     此人,极强。

     “二位请坐。

    ” 诸葛凡伸手示意,堂下两侧不知何时已添了两个座位。

     苏知恩与苏掠对视一眼,坦然入座。

     诸葛凡没有再提刚才门口的冲突,他坐回自己的位置,仿佛无事发生,继续着刚才被打断的议题。

     “……我意,当下对兄弟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不合格者,遣散,合格者,继续留在义军当中。

    ” “军师,朝廷的兵马随时会到,我们没那么多时间。

    ” 吕长庚瓮声瓮气地反驳,显然对这种文绉绉的章程不太感冒。

     “兵在精,不在多。

    ” 诸葛凡的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满堂的议论。

     “一群乌合之众,来再多也只是炮灰。

    ” “景州军便是前车之鉴。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无人再反驳。

     苏知恩和苏掠静静地听着,心中皆是波澜暗起。

     他们讨论的是军纪,是章程,是兵员的筛选与训练,这哪里是草寇流匪,分明是一支正在飞速成长的正规军。

     堂上的讨论在继续,从军纪聊到后勤,从斥候的派遣聊到城防的轮换,每一条都井然有序,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

     苏知恩越听,心越沉。

     他终于明白,为何景州军如此不堪一击,在这群人面前,景州那群绵羊,连塞牙缝都不够。

     不知过了多久,堂上的议题告一段落,气氛稍缓。

     苏知恩知道,该他开口了。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主位上的诸葛凡抱了抱拳。

     “在下有一惑,不知当问不当问。

    ”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诸葛凡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微笑。

     “刘兄弟但说无妨。

    ” “我兄弟二人既是投奔,也想死个明白。

    ” 苏知恩的语气不卑不亢,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反旗,究竟是为何而举?” 是为了金银财宝?还是为了割地封王? 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吕长庚眉头一皱,似乎觉得这问题多余,花羽则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苏知恩,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唯有赵无疆,擦拭长剑的动作停了下来。

     诸葛凡收起羽扇,没有立刻回答,反而笑问。

     “那刘兄弟以为,我们是为何?” 苏知恩沉默片刻,缓缓道:“若为财,景州富户早已被抄掠一空。

    若为权,诸位此刻商议的,该是如何享乐,而非如何练兵。

    ” “说得好。

    ” 诸葛凡抚掌一笑,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

     他站起身,走到正堂中央,目光变得悠远而深沉。

     “刘兄弟,你二人自称从边关而来,想必,对关北的形势,比我们更清楚。

    ” 苏知恩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那你说说,如今的关北,是什么样子?” 苏知恩定了定神,将苏承锦和庄崖平日里分析的话,结合自己与关临讨论的结果,沉声说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