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苏府疑云
关灯
小
中
大
江南的雨,像是被无形的手拧开了阀门,从应天府一路追到苏州府,连绵不绝。
乌篷船在狭窄的河道里缓缓前行,船桨划破墨绿色的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岸边青苔的湿腥气,扑面而来。
苏凝坐在船头,披着一件素色的披风,望着两岸缓缓倒退的白墙黑瓦,眉头微蹙。
连日来的奔波让她眼底带着淡淡的青影,手腕上的胎记红痕虽不似之前灼痛,却在阴雨的浸泡下,隐隐透出一层黑气,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皮肤下游走。
“苏小姐,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苏州府城了。
”船夫是个皮肤黝黑的老汉,操着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声音里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这几日不太平,夜里总听到城外乱葬岗那边有哭声,官府查了好几次,都没查出名堂。
” 苏凝的心猛地一沉。
乱葬岗?根据沈墨卿找到的线索,陈墨的故乡就在苏州府城郊,而那座藏有镇魂之印的古墓,极有可能就在乱葬岗附近。
船夫的话,无疑印证了这里的阴气异常,恐怕与煞灵的气息扩散有关。
“多谢老伯提醒。
”苏凝礼貌地回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
雾气氤氲的河道尽头,苏州府的城墙隐约可见,灰黑色的轮廓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压抑,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船舱内,沈墨卿正借着微弱的光线,翻阅着从京城玄门高人那里借来的《上古邪器考》。
他已换下了沾血的飞鱼服,穿上了一身青色长衫,少了几分锦衣卫的肃杀,多了几分文人的沉稳。
只是他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消散,指尖划过书页上关于“镇魂之印”的记载,眼神愈发锐利:“玄门记载,镇魂之印乃陈墨先祖所铸,以龙骨混合阳金,刻有上古镇魂符咒,能压制一切阴邪之物。
但此印威力巨大,需以纯阴血脉为引才能催动,而你,正是陈墨血脉最纯正的后裔。
” 苏凝走进船舱,将披风解下,露出里面的素色衣裙,裙摆上还沾着些许泥点。
她拿起桌案上的缠枝莲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玉佩内部的震颤比在应天府时更加明显,像是在呼应着苏州府的某种力量:“我能感受到,古墓就在这附近。
但煞气太重,恐怕煞灵也已经察觉到了镇魂之印的存在,我们此行,怕是会遭遇埋伏。
” 沈墨卿合上书,抬头看向她,眼神坚定:“有我在,不会让你出事。
抵达苏州府后,我先去联络当地锦衣卫,打探古墓的具体位置,你暂且留在客栈,不要轻易外出。
” 苏凝点了点头,她知道沈墨卿的顾虑。
如今她不仅是解开诅咒的关键,更是吸引煞灵的“血脉诱饵”,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半个时辰后,乌篷船停靠在苏州府码头。
雨势渐小,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苏凝和沈墨卿刚下船,就感受到一股浓郁的阴气扑面而来,比应天府更加厚重,像是笼罩在整座城池上空的乌云,挥之不去。
“这阴气……不对劲。
”沈墨卿皱起眉头,下意识地握住了腰间的绣春刀,刀身隐隐发出嗡鸣,像是在预警,“不是煞灵的气息,更像是……无数冤魂聚集形成的怨气。
”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前行,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门窗紧闭,偶尔有几家开门的,也是早早地挂起了灯笼,昏黄的光线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微弱。
路过一家茶馆时,隐约听到里面传来低声的议论:“听说了吗?城西苏员外家昨晚出事了,一家五口全死了,死状凄惨,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 “何止啊!城东张屠户家也是,前几天好好的,突然就暴毙了,身上没有任何伤口,就是脸色发黑,像是中了邪……” “官府说是疫病,我看就是闹鬼!这雨下了这么久,肯定是有什么邪物在作祟!” 苏凝和沈墨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些人的死状,与被煞灵吸食精气的症状一模一样,看来煞灵不仅在寻找镇魂之印,还在不断吸食生人的精气,增强自身的力量。
“必须尽快找到镇魂之印。
”沈墨卿低声说道,加快了脚步。
两人来到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店铺前,刚要推门而入,
乌篷船在狭窄的河道里缓缓前行,船桨划破墨绿色的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岸边青苔的湿腥气,扑面而来。
苏凝坐在船头,披着一件素色的披风,望着两岸缓缓倒退的白墙黑瓦,眉头微蹙。
连日来的奔波让她眼底带着淡淡的青影,手腕上的胎记红痕虽不似之前灼痛,却在阴雨的浸泡下,隐隐透出一层黑气,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皮肤下游走。
“苏小姐,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苏州府城了。
”船夫是个皮肤黝黑的老汉,操着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声音里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这几日不太平,夜里总听到城外乱葬岗那边有哭声,官府查了好几次,都没查出名堂。
” 苏凝的心猛地一沉。
乱葬岗?根据沈墨卿找到的线索,陈墨的故乡就在苏州府城郊,而那座藏有镇魂之印的古墓,极有可能就在乱葬岗附近。
船夫的话,无疑印证了这里的阴气异常,恐怕与煞灵的气息扩散有关。
“多谢老伯提醒。
”苏凝礼貌地回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
雾气氤氲的河道尽头,苏州府的城墙隐约可见,灰黑色的轮廓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压抑,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船舱内,沈墨卿正借着微弱的光线,翻阅着从京城玄门高人那里借来的《上古邪器考》。
他已换下了沾血的飞鱼服,穿上了一身青色长衫,少了几分锦衣卫的肃杀,多了几分文人的沉稳。
只是他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消散,指尖划过书页上关于“镇魂之印”的记载,眼神愈发锐利:“玄门记载,镇魂之印乃陈墨先祖所铸,以龙骨混合阳金,刻有上古镇魂符咒,能压制一切阴邪之物。
但此印威力巨大,需以纯阴血脉为引才能催动,而你,正是陈墨血脉最纯正的后裔。
” 苏凝走进船舱,将披风解下,露出里面的素色衣裙,裙摆上还沾着些许泥点。
她拿起桌案上的缠枝莲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玉佩内部的震颤比在应天府时更加明显,像是在呼应着苏州府的某种力量:“我能感受到,古墓就在这附近。
但煞气太重,恐怕煞灵也已经察觉到了镇魂之印的存在,我们此行,怕是会遭遇埋伏。
” 沈墨卿合上书,抬头看向她,眼神坚定:“有我在,不会让你出事。
抵达苏州府后,我先去联络当地锦衣卫,打探古墓的具体位置,你暂且留在客栈,不要轻易外出。
” 苏凝点了点头,她知道沈墨卿的顾虑。
如今她不仅是解开诅咒的关键,更是吸引煞灵的“血脉诱饵”,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半个时辰后,乌篷船停靠在苏州府码头。
雨势渐小,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苏凝和沈墨卿刚下船,就感受到一股浓郁的阴气扑面而来,比应天府更加厚重,像是笼罩在整座城池上空的乌云,挥之不去。
“这阴气……不对劲。
”沈墨卿皱起眉头,下意识地握住了腰间的绣春刀,刀身隐隐发出嗡鸣,像是在预警,“不是煞灵的气息,更像是……无数冤魂聚集形成的怨气。
”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前行,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门窗紧闭,偶尔有几家开门的,也是早早地挂起了灯笼,昏黄的光线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微弱。
路过一家茶馆时,隐约听到里面传来低声的议论:“听说了吗?城西苏员外家昨晚出事了,一家五口全死了,死状凄惨,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 “何止啊!城东张屠户家也是,前几天好好的,突然就暴毙了,身上没有任何伤口,就是脸色发黑,像是中了邪……” “官府说是疫病,我看就是闹鬼!这雨下了这么久,肯定是有什么邪物在作祟!” 苏凝和沈墨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些人的死状,与被煞灵吸食精气的症状一模一样,看来煞灵不仅在寻找镇魂之印,还在不断吸食生人的精气,增强自身的力量。
“必须尽快找到镇魂之印。
”沈墨卿低声说道,加快了脚步。
两人来到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店铺前,刚要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