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年我抓周,抓了块破石头
关灯
小
中
大
我出生那年,古柳村还叫“十里八乡福窝窝”。
后来村里出了很多事,别人怎么总结我不知道,反正我现在一闭眼,就能看到那棵老柳树——叶子一片一片往下掉,掉得跟秋天打折促销似的,根本刹不住车。
可故事要从我一岁那年的抓周说起。
那天祠堂人多得跟过年一样。
堂屋里摆了长桌,桌上铺着红布,一排东西亮得我眼睛都花:算盘、毛笔、小木锤、小汽车模型、塑料手机,还有一摞崭新的人民币压着红纸,边上还放了根黄灿灿的金项链。
我坐在桌子中间,被围得哪哪都是人头。
七大姑八大姨排成半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标准化笑容,嘴里轮流念台词。
“抓算盘就会做生意!” “抓毛笔就能当大官!” “抓钱最好,抓钱抓钱!” 那时候我刚学会爬,还分不清“抓”和“吃”的区别,只觉得那一片色彩绚烂得很,像有人把电视机倒进现实里。
结果就在我两只小胖手伸出去的前一秒,我听到有人在后面小声嘀咕: “别让他抓刀啊,这孩子命硬,别再克谁。
” 声音压得很低,但祠堂里回声大,我还是听到了几个关键词——“命硬”“克”。
那是我第一次隐约知道,自己在这个村里,好像不太受欢迎。
我妈站在我后面,背有点紧,像被人看笑话似的,脸上堆着笑,手却悄悄在我背后掐了一下:“抓钱,听到没?抓钱。
” 说真的,以一岁宝宝的智力,我当时压根听不懂这话。
但我能感觉到她指尖的用力,和那一瞬间传过来的紧张。
我偏偏没去抓钱。
我是先看到了一样不起眼的东西——桌子最角落,那一堆金闪闪红彤彤之外,有一块黑不溜秋的小石头,跟那堆礼物完全不在一个画风里。
它搁在一个木盘边上,半露半藏,表面被人摸得发亮,中间刻着几道看不懂的纹路,像谁拿刀随便划几下又后悔了。
其他东西都很热闹,那块石头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看起来特别孤单。
我那时候不会形容“共情”,只知道——我也挺孤单。
所以我伸手,一把抓住了那块破石头。
整个祠堂顿了一下。
原本热闹的声音仿佛被人按了静音键,只剩下风从窗缝里钻进来的嗤嗤声。
离桌子最近的一个老太太“哎哟”了一声:“哎呀,他怎么抓那个?” 我还在开心地往嘴里塞,石头边缘有点硌牙,我啃了一口,牙一酸,“哇”地就哭了。
哭声像给祠堂续了一条命,空气又开始流动,议论声猛地炸开。
有人笑:“这孩子有意思啊,不爱钱爱石头。
” 有人
后来村里出了很多事,别人怎么总结我不知道,反正我现在一闭眼,就能看到那棵老柳树——叶子一片一片往下掉,掉得跟秋天打折促销似的,根本刹不住车。
可故事要从我一岁那年的抓周说起。
那天祠堂人多得跟过年一样。
堂屋里摆了长桌,桌上铺着红布,一排东西亮得我眼睛都花:算盘、毛笔、小木锤、小汽车模型、塑料手机,还有一摞崭新的人民币压着红纸,边上还放了根黄灿灿的金项链。
我坐在桌子中间,被围得哪哪都是人头。
七大姑八大姨排成半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标准化笑容,嘴里轮流念台词。
“抓算盘就会做生意!” “抓毛笔就能当大官!” “抓钱最好,抓钱抓钱!” 那时候我刚学会爬,还分不清“抓”和“吃”的区别,只觉得那一片色彩绚烂得很,像有人把电视机倒进现实里。
结果就在我两只小胖手伸出去的前一秒,我听到有人在后面小声嘀咕: “别让他抓刀啊,这孩子命硬,别再克谁。
” 声音压得很低,但祠堂里回声大,我还是听到了几个关键词——“命硬”“克”。
那是我第一次隐约知道,自己在这个村里,好像不太受欢迎。
我妈站在我后面,背有点紧,像被人看笑话似的,脸上堆着笑,手却悄悄在我背后掐了一下:“抓钱,听到没?抓钱。
” 说真的,以一岁宝宝的智力,我当时压根听不懂这话。
但我能感觉到她指尖的用力,和那一瞬间传过来的紧张。
我偏偏没去抓钱。
我是先看到了一样不起眼的东西——桌子最角落,那一堆金闪闪红彤彤之外,有一块黑不溜秋的小石头,跟那堆礼物完全不在一个画风里。
它搁在一个木盘边上,半露半藏,表面被人摸得发亮,中间刻着几道看不懂的纹路,像谁拿刀随便划几下又后悔了。
其他东西都很热闹,那块石头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看起来特别孤单。
我那时候不会形容“共情”,只知道——我也挺孤单。
所以我伸手,一把抓住了那块破石头。
整个祠堂顿了一下。
原本热闹的声音仿佛被人按了静音键,只剩下风从窗缝里钻进来的嗤嗤声。
离桌子最近的一个老太太“哎哟”了一声:“哎呀,他怎么抓那个?” 我还在开心地往嘴里塞,石头边缘有点硌牙,我啃了一口,牙一酸,“哇”地就哭了。
哭声像给祠堂续了一条命,空气又开始流动,议论声猛地炸开。
有人笑:“这孩子有意思啊,不爱钱爱石头。
”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