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送我出村的,不只是欢送宴

关灯
杏,一直低头吃菜。

     有人夸她:“你看,人家苏家女儿也考上普高了,也有出息。

    ” 她爸接话:“哪里哪里,我们家还是差一截,哪像小宴子。

    ” “是啊。

    ”旁边有人顺嘴加一句,“现在谁家教育娃不说‘你看人家林宴’啊。

    ” 那句“你看人家林宴”,像一根看不见的刺,从他们桌子飞到我这桌,又从我这桌扎回他们心里。

     苏小杏抬头看了我一眼,飞快别开视线。

     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举在空中的一块牌匾,底下谁心里难受,第一眼都得看我一眼。

     3 到中午,酒席彻底进入“失控阶段”。

     有人已经开始拍桌讲以前的旧事: “记不记得,小宴子小时候,跟他爷爷去祠堂磕头,磕到脑门起个大包。

    ” “记得记得,那时候就说这孩子有福。

    ” “你看,现在印证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支书端着酒杯,像个指挥官一样往各桌走,一桌不落。

     走到我们的主桌时,他特意清了清嗓子:“安静一下。

    ” 大家勉强停了咂嘴的声音。

     “今天这个宴啊,是我们古柳村办得最心甘情愿的一次。

    ” “以前办酒,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随礼,今天这次不一样。

    ” 他把手搭在我肩上:“这是我们古柳村这代里——最有出息的崽。

    ” 话音一落,他先自己鼓起掌来。

     掌声此起彼伏。

     有人敲碗,有人吹口哨,还有人起哄:“小宴子发个言呗!” 我被推着站起来,手足无措。

     桌上有酒,我原本是不能碰的,但这时候,谁也顾不上“未成年人保护法”。

     有人递给我一个一次性杯子,里面倒了一点啤酒:“意思意思。

    ” 我端着杯子,脑子里飞快转了一圈所有在作文里用过的套话,最后统统被自己嫌弃。

     “那个……”我清了清嗓子,“谢谢大家。

    ” “谢谢大家来吃饭。

    ”这句一出口,我就想抽自己。

     底下一片笑。

     “我——”我停了一下,努力找词,“我知道大家对我期望挺高的。

    ” “我妈天天在家说,‘你考出来也是古柳的人’。

    ” “我老师在学校也说,‘你走到哪儿别忘了你从哪儿走的’。

    ” “说实话,我现在有点怕听这句话。

    ” 底下有人被逗笑:“这孩子嘴还挺实在。

    ” “但我知道。

    ”我咬了咬牙,“如果我以后混得不怎么样,会有人说——‘你看,人家林宴也就那样嘛。

    ’” “所以我只能尽量别太丢人。

    ” “至于光宗耀祖这个词……”我顿了顿,“祖宗在地下怎么想我不知道,我只希望别让大家后悔今天来吃这顿饭。

    ” 这话半真半玩笑,底下一片“哄”的笑声,有人喊:“说得好!” 笑声过去后,空气里又多了一层东西—— 看不见的绑绳。

     他们会用这顿饭这一天,来记住我。

     如果以后我走得不好,这一天就会变成一个反面教材的起点: “当年我们还给他办过光宗耀祖宴呢,你看现在——” 这个念头像一根刺挂在心里。

     我仰头把杯子里那一点啤酒喝了,喉咙被辣了一下。

     那一口酒下去,我正式从“考上县一中的孩子”,变成了“欠古柳一个交代的人”。

     4 散席时已经是傍晚。

     收摊的收摊,洗碗的洗碗,喝高了的被家人一边骂一边拖走。

     地上全是一次性碗筷和花生壳,像被一场风吹乱的纸屑。

     我帮着一起搬桌子,搬到最后,棚子拆了一半,人也走光了。

     只剩几位老人坐在边上抽旱烟,吐出一口一口混着夕阳的烟雾。

     我刚想溜走,袖子被人一勾。

     “娃,走两步。

    ” 不用看脸,我都知道是谁。

     罗半仙。

     他把烟杆叼在嘴里,眼睛半眯着,像是刚睡醒。

     “又是你。

    ”我叹气,“你怎么老在关键时刻出现?” “说明你最近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