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电视里说,我们村成了“典型问题村”
关灯
小
中
大
。
相关部门已经责令限期整改,村子也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 重点整治对象。
重点两个字,本来应该是喜事——像“重点高中”“重点保护”。
可加在“整治对象”后面,只剩难听。
有人感慨:“上新闻了,说明问题大。
” 有人在旁边挖苦:“你们以后相亲可以吹啊——‘我来自一个上过新闻的村’。
” “哎,林宴,要不你以后写作文就从这写起,‘我来自一个典型问题村’。
” “题目:我的问题故乡。
” 我勉强扯了扯嘴角,没接任何一个梗。
那一刻,我第一次很清楚地看到—— “问题村”不是同学嘴里的玩笑话,而是被印在电视台字幕上的官方用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它从别人嘴里的调侃,变成了一种盖章。
盖在古柳村头上,也盖在我的档案上。
新闻结束,宿管大叔满意地点点头:“好,今天这个可以写时政。
” 然后在一片哀嚎声里掐断了电源。
同学们开始往各自宿舍散,有人还在讨论:“刚那村,风景挺好,就是事多。
” 我走得有点慢,像踩在棉花上。
走廊灯忽明忽暗,从一节亮到下一节,中间有一小段总是闪两下才稳。
程溪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旁边,把手插在校服外套口袋里,一边走一边用脚踢地上晃动的影子。
“喂。
”她突然开口。
“嗯?” “你刚才怎么不反驳?” “反驳什么?” “他们说什么‘福气都被你带走了’、‘问题村欧皇’,你以前不都挺能怼的?” 她侧头看了我一眼,“这次怎么一句话不吭?” “反驳啥?”我声音有点干,“新闻里说的,事实就是事实。
” “事实是——”她语气有点冲,“你老家这几年运气确实不好,确实事多。
” “但事实不是——所有事都因为你。
” 我笑了一下:“你要真让我当众说一句‘这些都是因为我运气太好了’,那他们只会更加相信我邪门。
” 她被我噎了一下,想反驳,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那你心态崩哪一半?”她换个问法,“为村里,还是为你自己?” “都崩。
”我抬头看着前面摇晃的走廊灯,“村里出事,我心里难受;别人拿这事当笑话,我更难受。
” “你可以骂回去。
” “骂什么?骂他们不该笑?”我摇头,“他们没见过古柳。
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则新闻、一群人、一堆统计数字。
” “他们不会想到那条被拍到的路口,我小时候在那儿追着鸡跑;那个被采访的老头,我小时候在他家门口偷过两次橘子。
” “对他们来说,那只是‘某地群众代表’。
” 我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对我来说,是我认识的人。
” 程溪没立刻讲话。
她大概突然想起,那天她一个人在宿舍看周甜的视频时,自己也是站在屏幕这一边,看那棵秃树、那栋停工楼,说了一句:“地方风水,怪。
” 那时候,她也只是个局外人。
现在,她站在我的旁边,离局里近了一点。
“那你觉得呢?”她问,“你觉得他们说的那句——‘你把福气带走了’——是事实吗?” 走廊尽头的灯忽然闪了一下,像在听八卦。
我沉默了很久。
久到她以为我不会回答的时候,我小声说了一句: “我只有一半希望不是。
” “另一半呢?” “另一半怕它是。
” 她“啧”了一声:“你这人说话怎么跟绕口令一样。
” “没办法。
”我耸肩,“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型哲学题。
” 她白了我一眼,却也没有继续追问。
到寝室门口时,她忽然说:“如果你真哪天想通了,觉得自己该回去做点什么——” “你就回去。
” “别在这边一边享受运气,一边靠想象替自己受罪。
” 她说完就转身往女生楼方向走,校服下摆在身后晃了一下,好像她也不确定自己刚那段话是不是太重。
我站在原地
相关部门已经责令限期整改,村子也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 重点整治对象。
重点两个字,本来应该是喜事——像“重点高中”“重点保护”。
可加在“整治对象”后面,只剩难听。
有人感慨:“上新闻了,说明问题大。
” 有人在旁边挖苦:“你们以后相亲可以吹啊——‘我来自一个上过新闻的村’。
” “哎,林宴,要不你以后写作文就从这写起,‘我来自一个典型问题村’。
” “题目:我的问题故乡。
” 我勉强扯了扯嘴角,没接任何一个梗。
那一刻,我第一次很清楚地看到—— “问题村”不是同学嘴里的玩笑话,而是被印在电视台字幕上的官方用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它从别人嘴里的调侃,变成了一种盖章。
盖在古柳村头上,也盖在我的档案上。
新闻结束,宿管大叔满意地点点头:“好,今天这个可以写时政。
” 然后在一片哀嚎声里掐断了电源。
同学们开始往各自宿舍散,有人还在讨论:“刚那村,风景挺好,就是事多。
” 我走得有点慢,像踩在棉花上。
走廊灯忽明忽暗,从一节亮到下一节,中间有一小段总是闪两下才稳。
程溪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旁边,把手插在校服外套口袋里,一边走一边用脚踢地上晃动的影子。
“喂。
”她突然开口。
“嗯?” “你刚才怎么不反驳?” “反驳什么?” “他们说什么‘福气都被你带走了’、‘问题村欧皇’,你以前不都挺能怼的?” 她侧头看了我一眼,“这次怎么一句话不吭?” “反驳啥?”我声音有点干,“新闻里说的,事实就是事实。
” “事实是——”她语气有点冲,“你老家这几年运气确实不好,确实事多。
” “但事实不是——所有事都因为你。
” 我笑了一下:“你要真让我当众说一句‘这些都是因为我运气太好了’,那他们只会更加相信我邪门。
” 她被我噎了一下,想反驳,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那你心态崩哪一半?”她换个问法,“为村里,还是为你自己?” “都崩。
”我抬头看着前面摇晃的走廊灯,“村里出事,我心里难受;别人拿这事当笑话,我更难受。
” “你可以骂回去。
” “骂什么?骂他们不该笑?”我摇头,“他们没见过古柳。
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则新闻、一群人、一堆统计数字。
” “他们不会想到那条被拍到的路口,我小时候在那儿追着鸡跑;那个被采访的老头,我小时候在他家门口偷过两次橘子。
” “对他们来说,那只是‘某地群众代表’。
” 我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对我来说,是我认识的人。
” 程溪没立刻讲话。
她大概突然想起,那天她一个人在宿舍看周甜的视频时,自己也是站在屏幕这一边,看那棵秃树、那栋停工楼,说了一句:“地方风水,怪。
” 那时候,她也只是个局外人。
现在,她站在我的旁边,离局里近了一点。
“那你觉得呢?”她问,“你觉得他们说的那句——‘你把福气带走了’——是事实吗?” 走廊尽头的灯忽然闪了一下,像在听八卦。
我沉默了很久。
久到她以为我不会回答的时候,我小声说了一句: “我只有一半希望不是。
” “另一半呢?” “另一半怕它是。
” 她“啧”了一声:“你这人说话怎么跟绕口令一样。
” “没办法。
”我耸肩,“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型哲学题。
” 她白了我一眼,却也没有继续追问。
到寝室门口时,她忽然说:“如果你真哪天想通了,觉得自己该回去做点什么——” “你就回去。
” “别在这边一边享受运气,一边靠想象替自己受罪。
” 她说完就转身往女生楼方向走,校服下摆在身后晃了一下,好像她也不确定自己刚那段话是不是太重。
我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