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专业分流说明会,每个人都在替我选路

关灯
市里或者县里上班,就不用跑那么远,照顾你爸妈也方便。

    ” “现在说这个早了点吧。

    ”我说,“我第一学期都还没完。

    ” “早一点想总比晚了好。

    ” 她边说边喘气,可能在灶台前忙,“你看我们这一辈,走得远的,后面都跑不回来。

    你爷爷那时候就怕你出去就不回来了。

    ” 提到爷爷,我心里一下紧了一下。

     “妈,我现在连考试挂不挂都还不确定,你就想着叫我回来当公务员?” 我想缓一下气氛,“天底下公务员也不是我一个人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又没逼你一定要考回来。

    ” 她的语气其实不凶,只是很现实,“你自己想清楚,选专业的时候,要看看以后能不能找得到工作,能不能离家近一点。

    你别学你堂哥,非要去外省折腾,最后折腾回来又从头开始。

    ” “知道了。

    ”我应了一声,“到时候再说。

    ” “还有一个。

    ” 她顿了顿,“你那啥……那个山河啥的,不要一听人家说帮你们村,就把自己卖出去了。

    村里现在谁都说不清楚那帮人到底干啥的。

    ” 我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山河社?” “你二舅手机上刷短视频,看到一个说他们在别的地方搞项目的,说得跟仙一样。

    ” 她哼了一声,“视频里那些,说不定是挑好的拍给你看的。

    ” “你什么时候也知道怀疑短视频了?” 我忍不住笑,“以前不是刷啥信啥。

    ” “栽一次就长记性。

    ”她砸锅,“你还小,你运气好,但你命在我们眼里比你运气重要。

    ” “……好。

    ” 电话那头,有人喊她买菜,她匆匆说了句“挂了挂了”,就挂断了。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灰碗的界面从角落里慢慢浮出来,像一团阴影。

     【检测到重要家庭节点对话】 【更新任务背景:】 【若选择C项(保护自身专业分流),在未来五年内获得“回本地体制内”概率提升至当前的2.8倍。

    】 我看着这个数字,有点想笑。

     “2.8倍”,听着好像很多。

     但从“几乎没机会”到“勉强有机会”,乘多少倍都不算爽文,只能算现实。

     【备注:若本轮放弃C项,未来十年内,“专业调剂+就业受限”概率将呈指数增加。

    】 “你这是在威胁我?”我在心里说。

     【这是风险提示。

    】 灰字冷静得像银行短信。

     台上谢临川还在讲“规划方向适合什么性格的人”“公管方向未来怎么对接基层治理”。

     他讲得很动情,仿佛只要选对了那几个框,你这一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你妈说啥?” 程溪小声问。

     “让我选个将来好考公的专业,最好能回本地。

    ” 我说,“顺便提醒我别被山河社卖了。

    ” “阿姨挺有前瞻性的。

    ” 她点头,“比我爸妈眼光好。

    我爸妈只会说一句:‘你看你表哥学金融,工资多高。

    ’” “那你打算选啥?”我问。

     “先保命,再逃离。

    ” 她写下几个字,“我想走规划,卷死在大城市也行,反正不想回去给他们当例子。

    ” 她停了一下,看向我:“你呢?你要真想着以后回去搞乡村振兴,公管其实是条路。

    ” “那是山河社想看到的剧本。

    ”我说,“我回去搞不搞是我的事,不是项目PPT的事。

    ” “哟,主角开始讲主权了。

    ” 她挑眉,“可以,很有‘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觉悟。

    ” 教室前排,秦婉婉悄悄走进来,站在侧边,手里拿着一叠资料。

     她没有打断,只是在谢临川提到“社会实践”时接过话头: “这里我补充一句。

    ” 她微笑,“山河社今年在咱们学院的合作,会优先考虑公管和规划方向的同学参与。

    后面我们会有专门的小组下乡实地调研,包括——”她顿了顿,“古柳在内的几个村子。

    ” 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像“咚”地敲了一下。

     “你看,这就叫‘选你喜欢的,也是人家需要你选的’。

    ” 程溪低声,“你要是去了公管,再加上你古柳那一套故事,简直像是项目量身定做的。

    ” “我怎么听着像是给自己挖坑。

    ”我说。

     【提示:若选公管方向,并参与山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