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雨尸踪

关灯
宸和张猛紧跟其后。

     “陈队,现场在十六楼,1601室。

    ”先到的派出所负责人迎上来,简单汇报,“死者是户主李伟,男性,四十二岁,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

    是他妻子下班回家发现的,当时就吓晕过去了,刚被120接走。

    我们初步看了,室内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

    ” 电梯平稳上升,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一种沉闷的气氛。

    林宸注意到电梯内部的摄像头指示灯亮着,运行正常。

     十六楼到了。

    走廊宽敞明亮,铺着柔软的地毯,吸音效果很好,几乎听不到外面的雨声。

    1601室门口站着两名民警,神情严肃。

     戴上鞋套、手套、头套,一系列准备动作完成后,陈建国推开了房门。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夹杂着室内香薰残留的诡异甜香,率先冲入鼻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案发现场是公寓的客厅。

    装修极尽奢华,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璀璨的雨夜霓虹,此刻却仿佛成了一幅冷漠的背景板。

    客厅中央,一个穿着睡袍的中年男子仰面倒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胸口一片深褐色的濡湿,脸色灰白,双目圆睁,似乎凝固着极大的惊愕。

    他身旁散落着一个破碎的红酒杯和几本文件。

     现场看起来……过于整洁了。

     除了倒地的死者和他周围那一小片区域,整个客厅井井有条。

    沙发靠垫摆放整齐,茶几擦拭得光可鉴人,甚至遥控器都平行于茶几边缘摆放。

    没有明显的打斗挣扎痕迹,仿佛死者的倒地是这片完美秩序中唯一突兀的插曲。

     老刑警们经验丰富,立刻开始分头勘查。

    张猛检查门窗锁扣,确认是否如初步判断那样完好无损;陈建国则蹲在尸体旁,初步观察致命伤和尸体状态,眉头紧锁。

     林宸站在入口处,没有立刻动作。

    他的目光像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缓缓地、有序地扫过整个客厅的每一个角落。

     光线。

    声音。

    气味。

    物品的摆放。

    细微的违和感。

     他的观察方式与其他人不同。

    老刑警们更侧重于明显的线索和基于经验的直觉判断,而他则试图将整个空间的信息巨细无遗地纳入脑海,进行初步的构建和过滤。

     窗外雨声被双层玻璃隔绝,只剩下沉闷的嗡嗡声。

    室内空调温度打得略低,皮肤能感到一丝凉意。

    水晶吊灯散发着明亮却冰冷的光线,将一切照得无所遁形。

     他看到地毯上除了死者倒卧区域的踩踏和血污,其他部分绒毛朝向一致,近期应该经过吸尘打理。

    他看到那个摔碎的高脚杯,玻璃碴的溅射范围似乎有些过于集中。

    他看到茶几上放着一瓶开了瓶塞的红酒,旁边还有一个干净的酒杯。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张宽大的真皮沙发上。

    其中一个靠垫的凹陷程度,似乎与旁边几个有着极其细微的差别,像是刚刚有人从那里站起来,而其他位置则长时间无人使用。

     陈建国站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膝盖:“初步判断,锐器刺穿心脏,一击致命。

    死亡时间大概在两到三小时前。

    没有反抗痕迹,要么是熟人作案,要么是突然袭击。

    ” 张猛检查完门窗回来:“头儿,所有门窗都是从内部反锁的,窗户的插销也都完好。

    这他妈像个密室。

    ” 密室?林宸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他缓步走进客厅,刻意避开了现场勘查人员标注出的可能路径和物证位置。

     他先是走到落地窗前,仔细检查了锁扣和玻璃边缘,确认毫无撬动痕迹。

    然后他蹲下身,观察那片破碎的玻璃杯,眼神专注。

     “新人,看出什么了?”陈建国注意到他的举动,开口问道。

    他想看看这个理论天才第一次面对真实血腥现场的反应,更想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斤两。

     林宸抬起头,语气平静无波:“陈队,这个杯子摔碎的形态有点奇怪。

    ” “哦?怎么奇怪?”张猛也凑了过来,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杯子掉地上,摔碎不是很正常吗?” “正常摔碎,玻璃碴的溅射范围通常会更大,更不规则。

    ”林宸用手指虚划了一个小圈,“但这个破碎范围相对集中,而且大部分碎片是朝一个方向崩开的。

    更像是……”他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