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无懈可击的证人

关灯
暴雨下了一夜,临近天亮时才渐渐歇止。

    城市被洗刷得焕然一新,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照亮了湿漉漉的街道,也照亮了刑侦支队会议室里弥漫的疲惫与凝重。

     通宵未眠的众人脸上都带着倦容,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空气中混合着咖啡的苦涩和熬夜带来的沉闷气息。

    白板上已经贴满了现场照片、小区平面图以及初步绘制的时间线。

     法医的初步报告送来了,确认死者李伟系被一把单刃锐器刺中心脏,导致瞬间死亡,死亡时间大致在昨晚七点到八点之间。

    现场没有找到凶器。

    技术科的赵思妍带着团队忙活了整夜,提取了数十份指纹和微量痕迹,但经过初步比对,大部分属于死者本人及其家属,少数几个来自物业和访客的痕迹,都需要时间逐一排查。

    那个摔碎的红酒杯上,除了死者的指纹,未能提取到其他有效的清晰指纹,杯壁上的擦拭痕迹被证实存在,进一步加深了疑点。

     “头儿,监控看了。

    ”张猛顶着两个黑眼圈,声音有些沙哑,“锦华苑每层楼电梯口和主要通道都有监控。

    从昨天下午五点死者回家,到晚上九点他妻子发现尸体,整整四个小时,1601室的房门没有任何人进出。

    ”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这几乎坐实了“密室”的初步印象。

     “门窗呢?”陈建国揉着太阳穴,问道。

     “全部从内部锁死,没有技术开锁的痕迹,窗户也没有攀爬的迹象。

    ”另一个负责勘查外围的刑警补充道,“十六楼,外墙光滑,几乎没有借力点,除非是蜘蛛侠,否则不可能从外面爬上来。

    ” “邻居走访也没收获。

    ”一个女警汇报,“这栋楼隔音很好,昨晚雨又大,没人听到异常声响。

    都说李伟生意做得大,平时比较低调,和邻居交往不多。

    ” 线索似乎一下子断了。

    一个密闭的空间,一个突然死亡的受害者,没有凶手进出的痕迹。

    难道真是自杀?可致命的锐器伤和消失的凶器又无法解释。

     “会不会是凶手用了什么我们没想到的方法离开?”张猛猜测着,“比如提前藏在屋里,作案后再悄悄潜出?或者利用了监控盲区?” “可能性不大。

    ”赵思妍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我们仔细检查过所有可能藏人的空间,衣柜、床底、储藏室,都没有发现痕迹。

    至于监控盲区……锦华苑的监控覆盖很全面,公共区域几乎没有死角。

    除非凶手能隐身。

    ”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这种毫无头绪的局面最让人头疼。

     “社会关系调查得怎么样?”陈建国转向负责这方面调查的苏晓雯和其他几名刑警。

     苏晓雯翻开笔记本,声音清晰柔和:“李伟,四十二岁,‘伟力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

    公司主营人工智能算法和安防系统,近几年发展很快。

    据他妻子回忆,李伟最近工作上似乎遇到些麻烦,但具体是什么不肯多说,只说是商业竞争。

    他妻子因为惊吓过度,还在医院休息,情绪不太稳定,很多细节需要等她平复后再详细询问。

    ” 另一个老刑警接着补充:“我们初步排查了李伟的商业往来和人际关系。

    他白手起家,做事风格比较强硬,在生意场上得罪过不少人。

    但目前没有发现近期有激烈冲突的对象。

    家庭方面,和妻子感情还算稳定,有一个儿子在国外读书。

    ” 这时,一个刚从外面调查回来的年轻刑警急匆匆地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陈队,有个情况!”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过去。

     “我们排查李伟公司近期的重要商业伙伴和项目时,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点。

    ”年轻刑警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李伟的公司最近正在竞标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项目,竞争对手是一家规模稍小但技术实力很强的公司,叫‘新辰科技’。

    而‘新辰科技’的负责人王薇和李伟之前因为另一个项目有过很不愉快的竞争,据说当时闹得挺僵,王薇还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