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锁定的数据
关灯
小
中
大
豪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张力。
死者陈明安详的遗容与周遭冰冷的科技感形成诡异对比,家属的低泣声像是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只在表面激起细微涟漪,很快便被这片极致“完美”的寂静所吞噬。
林宸的目光从平板电脑屏幕上抬起,看向技术经理:“所有的日志都在这里了?有没有本地备份?或者是未实时同步到云端的缓存数据?” 技术经理被林宸那双过于冷静、仿佛能穿透表象的眼睛看得有些紧张,连忙回答:“有的有的,警官。
为了安全性和响应速度,这套系统在本地有完整的镜像备份和数据缓存,就在地下室的专业服务器机柜里。
云端和本地数据会定期同步,理论上应该是一致的。
” “带我去看看。
”林宸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也去。
”陈建国沉声道。
他经验老到,虽然对技术细节不如年轻人敏锐,但他深知,在这种高科技犯罪可能存在的现场,原始数据就是第一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闪失。
他转头对分局的同事吩咐:“保护好现场,特别是卧室区域。
安抚好家属情绪,进一步的情况问询等我回来再说。
” 在地下室一个恒温恒湿、噪音嗡嗡作响的小房间里,林宸看到了那排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的机柜。
技术经理熟练地打开管理界面,复杂的拓扑图和流水般的数据再次呈现。
林宸没有亲自操作,他只是静静地站在后面看。
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如同一个高速运行的杀毒软件,扫描着一切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和异常模式。
“日志记录看起来非常完整,”技术经理一边操作一边说,“从网络流量监控、设备访问记录、系统操作指令历史……时间戳连贯,没有明显的中断或篡改痕迹。
昨晚到今天凌晨,除了内部预设的自动化流程和用户即陈明先生本人的正常操作外,没有检测到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
防火墙日志也很干净。
” 一切数据都在无声地证明:这是一个安全堡垒,无人从外部攻破。
陈建国抱着胳膊,眉头紧锁。
多年的刑警直觉让他觉得这事透着蹊跷,但眼前的数据却又如此“清白”。
他看向林宸,用眼神询问他的看法。
林宸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系统自身的操作,比如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灯光,或者那个健康监测系统,这些操作的日志也在这里吗?” “在的。
”技术经理调出另一个日志分类,“你看,环境控制系统在夜间按照‘睡眠模式’的预设,自动降低了温度、关闭了主灯、开启了睡眠辅助的柔和背景音……健康监测系统持续工作,心率、呼吸频率数据直到凌晨三点零二分突然急剧下跌直至归零,然后系统触发了高级别警报……所有这些记录都有。
” 数据链条似乎完美闭合,无懈可击。
但林宸却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这些系统指令,是发自本地服务器,还是来自云端?” “大部分自动化场景是本地执行的,为了保证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但一些复杂的计算或者需要远程交互的功能,会由云端核心AI进行处理和反馈。
”经理解释道。
“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可能性,”林宸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像一颗
死者陈明安详的遗容与周遭冰冷的科技感形成诡异对比,家属的低泣声像是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只在表面激起细微涟漪,很快便被这片极致“完美”的寂静所吞噬。
林宸的目光从平板电脑屏幕上抬起,看向技术经理:“所有的日志都在这里了?有没有本地备份?或者是未实时同步到云端的缓存数据?” 技术经理被林宸那双过于冷静、仿佛能穿透表象的眼睛看得有些紧张,连忙回答:“有的有的,警官。
为了安全性和响应速度,这套系统在本地有完整的镜像备份和数据缓存,就在地下室的专业服务器机柜里。
云端和本地数据会定期同步,理论上应该是一致的。
” “带我去看看。
”林宸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也去。
”陈建国沉声道。
他经验老到,虽然对技术细节不如年轻人敏锐,但他深知,在这种高科技犯罪可能存在的现场,原始数据就是第一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闪失。
他转头对分局的同事吩咐:“保护好现场,特别是卧室区域。
安抚好家属情绪,进一步的情况问询等我回来再说。
” 在地下室一个恒温恒湿、噪音嗡嗡作响的小房间里,林宸看到了那排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的机柜。
技术经理熟练地打开管理界面,复杂的拓扑图和流水般的数据再次呈现。
林宸没有亲自操作,他只是静静地站在后面看。
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如同一个高速运行的杀毒软件,扫描着一切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和异常模式。
“日志记录看起来非常完整,”技术经理一边操作一边说,“从网络流量监控、设备访问记录、系统操作指令历史……时间戳连贯,没有明显的中断或篡改痕迹。
昨晚到今天凌晨,除了内部预设的自动化流程和用户即陈明先生本人的正常操作外,没有检测到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
防火墙日志也很干净。
” 一切数据都在无声地证明:这是一个安全堡垒,无人从外部攻破。
陈建国抱着胳膊,眉头紧锁。
多年的刑警直觉让他觉得这事透着蹊跷,但眼前的数据却又如此“清白”。
他看向林宸,用眼神询问他的看法。
林宸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系统自身的操作,比如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灯光,或者那个健康监测系统,这些操作的日志也在这里吗?” “在的。
”技术经理调出另一个日志分类,“你看,环境控制系统在夜间按照‘睡眠模式’的预设,自动降低了温度、关闭了主灯、开启了睡眠辅助的柔和背景音……健康监测系统持续工作,心率、呼吸频率数据直到凌晨三点零二分突然急剧下跌直至归零,然后系统触发了高级别警报……所有这些记录都有。
” 数据链条似乎完美闭合,无懈可击。
但林宸却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这些系统指令,是发自本地服务器,还是来自云端?” “大部分自动化场景是本地执行的,为了保证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但一些复杂的计算或者需要远程交互的功能,会由云端核心AI进行处理和反馈。
”经理解释道。
“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可能性,”林宸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像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