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祥的共通点
关灯
小
中
大
市局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三位死者的个人信息、社会关系以及案件的关键细节。
林宸站在白板前,目光如炬,手中的马克笔不时添加着新的线索和问号。
陈建国坐在会议桌的主位,面色凝重。
张猛靠在椅背上,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
赵思妍则专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三位死者,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意外死亡。
”陈建国打破沉默,“林宸,你说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犯罪模式。
依据是什么?” 林宸转身面对众人,语气平静但坚定:“除了都收到来自‘心灵灯塔’的礼物外,我还注意到几个共同点。
第一,三位死者都在近期抱怨过眼睛疲劳或视觉不适。
第二,他们的死亡都发生在私人空间,没有目击者。
第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工作性质需要高度专注和创造力。
” 张猛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巧合罢了。
精英人士用眼过度很正常,私人空间死亡也很常见。
至于那个‘心灵灯塔’,可能就是个推销文化用品的网店,寄样品希望这些名人能帮他们宣传。
” “如果是推销,为什么用的是假地址和无法追踪的预付卡?”林宸反问,“而且为什么要选择完全不同领域的精英?投资专家、画家、科学家,这目标群体也太杂了。
” 会议室里一时无人应答。
赵思妍突然抬起头:“我查了‘心灵灯塔工作室’的注册信息,完全是假的。
工商系统里根本没有这个机构的记录。
网络上也搜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 “也就是说,这个工作室可能根本不存在?”陈建国皱眉。
“或者是以非正式的形式存在。
”林宸接话,“也许它不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是一个线上社群、论坛,或者某种秘密组织。
” 陈建国沉思片刻,做出决定:“扩大调查范围。
赵思妍,你负责深入分析三位死者的电子设备,查清他们近期的网络活动轨迹,特别是是否访问过相同的网站或社群。
张猛,你带人重新走访三位死者的家属、同事和朋友,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共同点。
林宸,你负责审查所有案件材料,寻找更多线索。
” 分工明确后,众人立即行动起来。
林宸将三起案件的所有材料搬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投资精英张明远的坠楼案、画家王海洋的溺水案、女科学家李梦的过敏死亡案——三堆厚厚的卷宗仿佛三座沉默的山峰,等待着他去攀登和征服。
他决定从最近发生的张明远案开始仔细审查。
打开卷宗,现场照片赫然入目。
张明远躺在小区绿化带中,身体扭曲成一个不自然的角度。
林宸注意到死者穿着家居服,脚上没有鞋子,这与阳台上的拖鞋吻合。
现场勘查报告显示,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
尸检报告确认死因为高处坠落导致的多脏器破裂,死亡时间在凌晨1点到3点之间。
林宸的目光落在了一份证人陈述上。
张明远的助理提到,死者最近工作效率异常高,但有时会显得精神恍惚,曾说过“思路特别清晰,就像有人在我脑子里指点一样”。
这个细节引起了林宸的注意。
他立即翻看另外两起案件的卷宗。
在王海洋的案卷中,他找到了类似的描述。
画家的助手反映,王海洋最近创作状态极佳,但有时会自言自语,说什么“灵感源源不断,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引导”。
李梦的同事也有类似回忆,说李梦在去世前几周科研进展神速,但曾开玩笑说“好像有外星人在我睡觉时往我脑子里灌知识”。
三个精英,都在死前经历了创作或工作效率的突飞猛进,并且都有某种“外部引导”的错觉。
林宸感到脊背一阵发凉。
这绝不是巧合。
他继续深入审查卷宗,特别注意三位死者的网络活动记录。
赵思妍提供的初步数据显示,三人都经常访问各种专业网站和社交平台,但表面上没有什么交集。
直到林宸注意到一个细节:三人的浏览器历史记录中,都有一个被定期清理的痕迹。
这不是普通的清除缓存,而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删除特定网站访问记录的行为。
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三位死者的个人信息、社会关系以及案件的关键细节。
林宸站在白板前,目光如炬,手中的马克笔不时添加着新的线索和问号。
陈建国坐在会议桌的主位,面色凝重。
张猛靠在椅背上,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
赵思妍则专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三位死者,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意外死亡。
”陈建国打破沉默,“林宸,你说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犯罪模式。
依据是什么?” 林宸转身面对众人,语气平静但坚定:“除了都收到来自‘心灵灯塔’的礼物外,我还注意到几个共同点。
第一,三位死者都在近期抱怨过眼睛疲劳或视觉不适。
第二,他们的死亡都发生在私人空间,没有目击者。
第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工作性质需要高度专注和创造力。
” 张猛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巧合罢了。
精英人士用眼过度很正常,私人空间死亡也很常见。
至于那个‘心灵灯塔’,可能就是个推销文化用品的网店,寄样品希望这些名人能帮他们宣传。
” “如果是推销,为什么用的是假地址和无法追踪的预付卡?”林宸反问,“而且为什么要选择完全不同领域的精英?投资专家、画家、科学家,这目标群体也太杂了。
” 会议室里一时无人应答。
赵思妍突然抬起头:“我查了‘心灵灯塔工作室’的注册信息,完全是假的。
工商系统里根本没有这个机构的记录。
网络上也搜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 “也就是说,这个工作室可能根本不存在?”陈建国皱眉。
“或者是以非正式的形式存在。
”林宸接话,“也许它不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是一个线上社群、论坛,或者某种秘密组织。
” 陈建国沉思片刻,做出决定:“扩大调查范围。
赵思妍,你负责深入分析三位死者的电子设备,查清他们近期的网络活动轨迹,特别是是否访问过相同的网站或社群。
张猛,你带人重新走访三位死者的家属、同事和朋友,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共同点。
林宸,你负责审查所有案件材料,寻找更多线索。
” 分工明确后,众人立即行动起来。
林宸将三起案件的所有材料搬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投资精英张明远的坠楼案、画家王海洋的溺水案、女科学家李梦的过敏死亡案——三堆厚厚的卷宗仿佛三座沉默的山峰,等待着他去攀登和征服。
他决定从最近发生的张明远案开始仔细审查。
打开卷宗,现场照片赫然入目。
张明远躺在小区绿化带中,身体扭曲成一个不自然的角度。
林宸注意到死者穿着家居服,脚上没有鞋子,这与阳台上的拖鞋吻合。
现场勘查报告显示,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
尸检报告确认死因为高处坠落导致的多脏器破裂,死亡时间在凌晨1点到3点之间。
林宸的目光落在了一份证人陈述上。
张明远的助理提到,死者最近工作效率异常高,但有时会显得精神恍惚,曾说过“思路特别清晰,就像有人在我脑子里指点一样”。
这个细节引起了林宸的注意。
他立即翻看另外两起案件的卷宗。
在王海洋的案卷中,他找到了类似的描述。
画家的助手反映,王海洋最近创作状态极佳,但有时会自言自语,说什么“灵感源源不断,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引导”。
李梦的同事也有类似回忆,说李梦在去世前几周科研进展神速,但曾开玩笑说“好像有外星人在我睡觉时往我脑子里灌知识”。
三个精英,都在死前经历了创作或工作效率的突飞猛进,并且都有某种“外部引导”的错觉。
林宸感到脊背一阵发凉。
这绝不是巧合。
他继续深入审查卷宗,特别注意三位死者的网络活动记录。
赵思妍提供的初步数据显示,三人都经常访问各种专业网站和社交平台,但表面上没有什么交集。
直到林宸注意到一个细节:三人的浏览器历史记录中,都有一个被定期清理的痕迹。
这不是普通的清除缓存,而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删除特定网站访问记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