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苏晓雯的共情发现

关灯
市局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长桌上摆满了从五位受害者处收集来的物品:书籍、画作、雕塑、音乐光盘、香薰设备...每一样都看似普通,却暗藏着致命的心理暗示。

    更令人不安的是,那个自称“旁观者”的神秘人物竟然直接将挑衅短信发到了林宸的私人手机上。

     “他就在我们中间,或者至少能接触到我们的调查信息。

    ”林宸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从现在起,所有人的通讯都要加密,调查细节仅限于这个房间内的人知道。

    ” 陈建国面色铁青:“我已经通知了网络安全部门,他们会协助追踪那个号码。

    但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对方既然敢这么直接挑衅,肯定已经做好了反追踪准备。

    ” 会议结束后,苏晓雯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里。

    她凝视着桌上那些物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警员,她一直觉得自己在团队中贡献有限,尤其是在林宸这样的推理天才和赵思妍这样的技术专家面前。

    但此刻,她感到这些无声的物品仿佛在向她诉说着什么。

     轻轻拿起那本从陈磊工作室找到的《语言的力量》,苏晓雯翻开被折叠的页面。

    章节标题是“高空与坠落的隐喻”,内容探讨了人类对高度的既向往又恐惧的矛盾心理。

    她闭上眼睛,试图想象陈磊——那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精神状态。

     “巅峰视野,无所畏惧...”她轻声念着那幅画上的题字,然后又看向那个不锈钢雕塑上的“登高望远,超越极限”。

     突然,一个念头击中了她。

    这些暗示之所以有效,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它们精准地击中了每个受害者内心最深处的某种东西。

     苏晓雯立即行动起来。

    她收集了所有五位受害者的背景资料和亲友访谈记录,开始仔细研读。

    不同于林宸的逻辑分析和赵思妍的技术追踪,她试图从人文视角理解这些精英人士的内心世界。

     数小时过去了,会议室的白板上逐渐写满了她的发现。

    当林宸和赵思妍回到会议室时,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晓雯,这是...”赵思妍惊讶地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心理分析。

     苏晓雯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我知道这些暗示为什么能奏效了。

    它们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精准地针对了每个人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 她走到白板前,开始解释自己的发现。

     “先从张明远开始。

    ”她指着投资专家的照片,“表面上,他是成功的金融精英,自信果断。

    但从他助理的访谈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张明远年轻时曾因恐高错过了一个重要机会,这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他一直在试图克服这个恐惧,甚至刻意选择高层办公室。

    ” 苏晓雯指向那幅险峻山峰的画作:“‘巅峰视野,无所畏惧’——这暗示直接击中了他内心最深的矛盾:既向往巅峰,又恐惧高度。

    对手利用了这一点,通过持续暗示强化他克服恐惧的决心,直到...他真正超越了恐惧,也超越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界限。

    ”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林宸和赵思妍都被这个解读震撼了。

     苏晓雯继续分析第二位受害者王海洋:“作为画家,王海洋以创作水下主题作品闻名。

    但他的妻子透露,王海洋小时候曾差点溺水,从此对水既恐惧又着迷。

    他的作品很多都在探索这种矛盾情感。

    ” 她拿起那张“灵感之源:深度创作音乐”的光盘:“‘沉入深处’、‘放弃抵抗’、‘水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