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罪恶的“指南”

关灯
市局技术科会议室内,烟雾缭绕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

    五起精英死亡案件的资料铺满了整个办公区域,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关联图和心理侧写。

    在林宸的带领下,专案组已经连续奋战数周,但那个隐藏在暗处的隐形推手依然像幽灵一样难以捉摸。

     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罪犯,更是一套精密的系统。

    林宸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团队成员疲惫但专注的面孔,要破解这个系统,我们需要先理解它的运作机制。

     赵思妍调出了她从清心阁论坛后台恢复的大量数据:我已经整理了论坛上所有的暗示性内容,包括文章、音频、视频和所谓的个性化建议。

    数量庞大,但确实呈现出明显的模式。

     苏晓雯补充道:结合我对受害者心理状态的分析,这些暗示内容似乎都是根据特定组合而成的。

     张猛挠头问道:配方?像做菜一样? 更像制药。

    林宸语气严肃,精确配比,针对特定症状,逐步加大剂量。

     就在团队准备开始分析时,赵思妍突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她轻手轻脚地走到会议室角落,抬头审视着通风口。

    在几乎看不见的阴影处,一个微小的装置正闪烁着几乎难以察觉的光。

     别动它。

    林宸低声说,让我们看看,他到底想听什么。

     团队会议,继续着的讨论,同时赵思妍悄悄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建立了一个隔离的通讯频道。

     好了,她在团队群里发消息,现在我们可以安全交流了。

    我创建了一个加密频道,窃听器接收不到。

     林宸点头,继续朗声说道:那么,我们就从最基本的模式分析开始吧。

    同时他在平板电脑上写道:将计就计,给他想听的内容。

     团队开始了这场双线进行的分析会议。

    表面上,他们进行着常规的案件讨论;实际上,通过加密频道,他们正在深入剖析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操控系统。

     数小时后,模式逐渐清晰起来。

     看这里。

    赵思妍首先发现了一个关键模式,所有受害者在成为目标前,都经历过一个评估期。

    论坛系统会秘密评估用户的活跃度、心理测试结果、内容互动模式,给他们打上敏感度评分 她调出一组数据:敏感度高的用户会收到更多定制化的内容,并被引导参加线下工作坊。

     苏晓雯接着发现第二个阶段:在工作坊中,通过面对面交流和心理测评,操作者会进一步识别每个人的心理弱点和内心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暗示能如此精准——它们都是量身定制的。

     林宸在白板上画出一个流程图:然后是第三阶段:多维度暗示强化。

    线上内容与线下物品相结合,不断重复特定主题和关键词,逐步强化暗示效果。

     他指着白板上的案例:张明远收到的是关于和的暗示;王海洋是和;李梦是和...每个主题都针对特定的心理弱点和行为导向。

     赵思妍调出时间序列分析:最可怕的是第四阶段:暗示强度的逐步升级。

    初期只是轻微的建议和隐喻,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直接和强烈。

     她展示了一组数据:以张明远为例,他最初接收到的只是关于拓展视野的普通建议;一个月后,变成了高空思维训练;最后阶段,直接是边缘体验的重要性 苏晓雯深吸一口气:这就是为什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