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盲点里的微迹

关灯
缺少最后的一环——容器的证据。

     凶手能想到让灭火装置本身在火灾中销毁,但他用来盛装毒物、并将其安置在装置喷口的东西呢?那个容器,是否也可能在匆忙中,留下了极其微小的痕迹? 就在这时,审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一个技术队的年轻警员探进头来,对陈建国使了个眼色。

    陈建国示意张猛继续问话,自己起身走了出去。

     片刻后,陈建国回来了,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波动。

    他坐回位置,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一种更深沉的目光审视着高鸿志。

     高鸿志被这突然的沉默和注视弄得有些不安,强自镇定地问道:“陈警官,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如果没有,在我的律师到来之前,我要求保持沉默。

    ” 陈建国没有理会他的要求,而是缓缓地、一字一句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高鸿志,你很喜欢用‘巧合’和‘栽赃’来解释一切。

    车辆是巧合,衣物是巧合,黑卡是巧合,账户也是巧合。

    甚至你出现在那条偏僻的辅路,也是巧合,对吧?” 高鸿志抿紧嘴唇,没有说话,眼神里充满戒备。

     “你很自信,自信到你相信你已经抹掉了一切。

    ”陈建国继续说着,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你相信那场大火,能烧毁所有直接证据。

    你相信你泼洒的那些化学品,能污染掉所有可能指向你的生物痕迹。

    你甚至相信,你选择的那条‘安全通道’,绝不会留下任何马脚。

    ” 高鸿志的喉结不易察觉地滚动了一下。

     “但是,”陈建国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锐利,“你忽略了一点。

    再完美的犯罪,只要它是物质世界发生的行为,就必然会留下物质的交换!你可以毁灭宏观的证据,但你无法抹去所有的微观痕迹!尤其是,当你使用的工具本身,就带有独一无二的‘身份’印记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鸿志的脸色微微变了。

     “你用来盛装那种特殊毒物的容器,是什么材质的?”陈建国突然发问,目光如鹰隼般锁定他,“玻璃安瓿瓶?特种塑料离心管?还是……某种金属密封舱?” 高鸿志的瞳孔骤然收缩,虽然极力控制,但那一瞬间的震惊和慌乱,没有逃过陈建国和林宸的眼睛。

    他显然没料到警方会突然问到这个最核心的细节!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几乎是失声否认,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尖锐。

     “不知道?”陈建国身体微微前倾,施加压力,“我们很清楚。

    那种毒物不稳定,不易保存和携带,你需要一个密封性极好,或许还能承受一定压力用于气溶胶喷射的容器。

    你把它带进了现场,用它完成了投毒,然后,你当然要把它带走,或者让它消失在火海里。

    你处理得很干净,几乎成功了。

    ” 高鸿志的手指开始微微颤抖,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