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春寒料峭
关灯
小
中
大
中还残留着争论的余味。
司马锐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的雨幕,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疲惫。
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只将一份奏报递给她。
“看看吧,陇西八百里加急。
” 慕容雪接过,快速浏览。
奏报与挽云所说大致相同,但措辞更为严重,将冲突责任大半归咎于慕容部“习性未改,聚众械斗”,甚至暗示慕容恪安抚不力,有纵容之嫌。
她放下奏报,抬头迎上司马锐审视的目光,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冷静地问道:“陛下相信这奏报所言吗?” 司马锐挑眉:“哦?你觉得朕该信,还是不该信?” “奏报是当地守将和州府所上,他们自然倾向于将事态归咎于新附的、根基未稳的慕容部,以推卸自身治理不力、调解无方的责任。
”慕容雪语气平稳,条理清晰,“妾身并非要为族人开脱,冲突既起,双方必有责任。
但草场划分不清,本是朝廷安置时的遗留问题。
如今单方面指责慕容部,恐有失公允,也难以服众,更可能激化矛盾。
” 她顿了顿,看向司马锐:“陛下若信此一面之词,直接派兵弹压,或许可暂时平息事端,但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陇西恐再无宁日。
若陛下欲长治久安,妾身斗胆建议,当派一公正持重之钦差,彻查冲突根源,厘清责任,重新划定草场,方能真正安抚人心。
” 司马锐静静听完,眸中闪过一丝激赏。
他走到书案前,手指敲了敲那份奏报:“你说得不错。
但朝中已有大臣主张强硬镇压,以儆效尤。
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这是一个更深的试探。
慕容雪心知肚明,举荐任何人,都可能被解读为结党营私或别有用心。
她沉吟片刻,道:“妾身久居深宫,对外臣不了解,不敢妄言。
唯觉此人需不畏地方势力,能持中秉公,且……最好与慕容部或无利害牵扯。
” 司马锐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道:“朕决
司马锐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的雨幕,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疲惫。
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只将一份奏报递给她。
“看看吧,陇西八百里加急。
” 慕容雪接过,快速浏览。
奏报与挽云所说大致相同,但措辞更为严重,将冲突责任大半归咎于慕容部“习性未改,聚众械斗”,甚至暗示慕容恪安抚不力,有纵容之嫌。
她放下奏报,抬头迎上司马锐审视的目光,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冷静地问道:“陛下相信这奏报所言吗?” 司马锐挑眉:“哦?你觉得朕该信,还是不该信?” “奏报是当地守将和州府所上,他们自然倾向于将事态归咎于新附的、根基未稳的慕容部,以推卸自身治理不力、调解无方的责任。
”慕容雪语气平稳,条理清晰,“妾身并非要为族人开脱,冲突既起,双方必有责任。
但草场划分不清,本是朝廷安置时的遗留问题。
如今单方面指责慕容部,恐有失公允,也难以服众,更可能激化矛盾。
” 她顿了顿,看向司马锐:“陛下若信此一面之词,直接派兵弹压,或许可暂时平息事端,但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陇西恐再无宁日。
若陛下欲长治久安,妾身斗胆建议,当派一公正持重之钦差,彻查冲突根源,厘清责任,重新划定草场,方能真正安抚人心。
” 司马锐静静听完,眸中闪过一丝激赏。
他走到书案前,手指敲了敲那份奏报:“你说得不错。
但朝中已有大臣主张强硬镇压,以儆效尤。
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这是一个更深的试探。
慕容雪心知肚明,举荐任何人,都可能被解读为结党营私或别有用心。
她沉吟片刻,道:“妾身久居深宫,对外臣不了解,不敢妄言。
唯觉此人需不畏地方势力,能持中秉公,且……最好与慕容部或无利害牵扯。
” 司马锐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道:“朕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