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5天 开坛(1)

关灯
2025年5月11日,农历4月14日,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出行,忌:开光、掘井、开仓。

     陈默盯着手机上的黄历提示,皱了皱眉。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他对这种传统迷信向来嗤之以鼻,但今天这个日子确实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他抬头看向面前这座百年酒厂的大门——醉仙酿三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仿佛在无声地警告着什么。

     陈记者,您来得正好。

    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年轻女子快步迎上来,脸上挂着标准的商业微笑,但陈默敏锐地注意到她眼下浓重的黑眼圈和微微发抖的手指,开坛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徐厂长特意嘱咐我带您去贵宾席。

     谢谢,林助理。

    陈默记得这个女孩,林小柔,酒厂厂长的得力助手,上次采访就是她接待的。

    但今天的林小柔明显不对劲,她的笑容像是勉强贴在脸上的面具,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回头张望,仿佛在害怕什么。

     跟随林小柔穿过曲折的回廊,陈默闻到了空气中越来越浓郁的酒香。

    那不是普通的酒气,而是一种陈年的、带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腥甜的气息,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家地窖里那些发霉的旧物。

     这次开坛的酒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陈默随口问道,同时按下录音笔的开关。

     林小柔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是...是三十年前封存的一批特酿,据说是用古法酿制的,配方已经失传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本来...本来不该现在开的... 什么意思?陈默敏锐地捕捉到她话中的异常。

     没什么!林小柔突然提高音量,随即意识到失态,勉强笑了笑,我是说,这批酒本来计划存放更久的,但最近...市场需求变化,徐厂长决定提前开坛。

     陈默不动声色地记下这个细节。

    作为记者,他对这种欲言又止的态度再熟悉不过了——这里头一定有故事。

     仪式现场设在酒厂最古老的一个窖藏室内。

    昏暗的灯光下,二十多名受邀宾客已经就座。

    陈默注意到来宾中有几位当地知名企业家、政府官员,还有两三个同行。

    所有人都面带期待,只有角落里一个白发老者神色凝重,不断在胸前画着十字。

     那是谁?陈默小声问林小柔。

     老周,我们厂退休的酿酒师。

    林小柔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他反对今天开坛。

     陈默正想追问,一阵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酒厂厂长徐世昌走上了临时搭建的小舞台。

    徐世昌五十出头,西装革履,红光满面,但陈默注意到他的笑容不达眼底,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各位尊贵的来宾,感谢大家莅临醉仙酿三十年陈酿开坛仪式!徐世昌的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批酒是我父亲——老厂长徐德海三十年前亲手封存的,采用已经失传的古法酿造,今天终于要重见天日了! 掌声再次响起,但陈默注意到有几个人——包括那个老酿酒师——没有鼓掌,而是紧张地交头接耳。

     舞台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陶制酒坛,约有一人高,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蛛网,坛口用红布和蜡严密封存,上面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符纸,朱砂写就的符文依稀可辨。

     徐世昌示意工作人员上前开坛。

    四名壮汉合力将酒坛抬到一个特制的架子上,然后由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老者开始进行开坛仪式。

    老者念念有词,手持桃木剑在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但陈默注意到他的手在发抖,咒文也念得断断续续。

     那是我们请来的道士,林小柔小声解释,传统开坛都需要这样的仪式... 道士做完法事,示意可以开坛了。

    徐世昌亲自上前,用一把银质小刀划开封坛的蜡和红布。

    当最后一层封印被揭开时,陈默发誓他听到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

     全场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那个即将开启的酒坛。

    徐世昌的手停在坛盖上,突然犹豫了。

    陈默看到他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嘴唇颤抖着,似乎在进行激烈的内心斗争。

     徐厂长?一位宾客忍不住出声提醒。

     徐世昌如梦初醒,深吸一口气,猛地掀开了坛盖。

     什么也没发生。

     几秒钟令人窒息的沉默后,人群中传出几声尴尬的轻笑。

    徐世昌明显松了一口气,脸上重新挂上笑容:看来是我们太紧张了,让各位见笑... 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就在那一刻,一股浓稠的黑色液体突然从坛口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