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民

关灯
” 这时,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她面前。

     捧着破碗,声音细如蚊蚋: “夫人,我娘病了,能多给一碗吗?” 熊胜兰蹲下身,摸了摸女孩枯黄的头发。

     将满满一勺粥倒入她的碗中,又悄悄塞了一块干粮。

     “拿去给你娘,就说邓军门说了,往后日子会好的。

    ” 女孩眼眶一红,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跑进了人群。

     熊胜兰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邓名带着几名亲随走近粥棚。

    他身穿黑甲披着大红披风,身形挺拔。

     气质卓然,在人群中如同鹤立鸡群,立刻被眼尖的流民认出。

     “是邓军门!是邓提督!” 一个嘶哑的声音激动响起。

     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死水潭,瞬间激起千层浪! “邓军门来了!” “恩公!是开仓放粮的邓恩公啊!” 排成长龙的饥民们纷纷侧目! 如同看到了黑夜中的火炬。

     不知是谁带的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颤巍巍地扑通一声跑出人群。

     顿时跪倒在地往邓名便拜,用尽力气叩首: “谢军门活命之恩啊!” 这一跪,如同点燃了引信。

    霎时间,粥棚前黑压压跪倒一片! “谢军门活命之恩!” “恩公大德!” “邓提督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啊!” 呼喊声、哽咽声、叩头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片感天动地的洪流。

     无数枯槁的手合十高举,无数饱经风霜的脸上涕泪纵横。

     熊胜兰刚想上前见礼,便被这突如其来的跪谢场景震住了。

     她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黑压压跪拜的人群,心中亦是激荡不已。

     这,便是民心所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邓名显然也没料到会引发如此汹涌的场面。

     他急忙上前几步,俯身搀扶起离他最近的一位叩首不止的老妇: “老人家请起!快请起!折煞邓名了!” 他的声音,却带着恳切,他高声喊道 “大家快起来!” “邓名身为大明提督,护境安民,赈济灾黎,本是分内之责!” “当不起诸位父老如此大礼!快快请起!” 邓名在亲兵协助下,费了些功夫,才将激动跪谢的流民们搀扶安抚。

     人群的声浪渐渐平息,秩序方得恢复。

     他只得移步至稍静处。

     熊胜兰见状,立刻将粥勺交给身旁丫鬟,快步走上前,敛衽一礼,浅笑道: “军门,民心若此,大势可期也!” 邓名目光扫过眼前望不到头的饥民长龙,眉头紧锁道: “熊姑娘辛苦了。

    未曾想,武昌府竟有如此多流离失所之民,景象凄惨。

    ” 熊胜兰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轻叹一声: “若非军门决断,及时开仓放粮,并设此粥棚赈济。

    ” “只怕…只怕这深秋未至,城内外早已饿殍遍野了。

    ” 她语气带着由衷的庆幸,随即话锋一转,条理清晰地汇报道: “军门,据初步清点,武昌府库及缴获之粮,乃洪老贼搜刮周围县镇而来。

    ” “初步合计,合计约十万石。

    ” “但是眼下我大军及流民每日耗粮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