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商议

关灯
邓名一个箭步上前,双手稳稳托住孙延龄的手臂: 孙将军,使不得! 在我邓名军中,没有奴才!不兴鞑子那套跪拜的规矩! 手上稍一用力便将孙延龄扶起,顺势拍落他盔甲肩膀的浮尘。

     “快快起来不必多礼!武昌一战,若非你率领火炮营配合我军!” “我军岂能如此顺利破城?此战有你的一份大功! 孙延龄闻言一怔,苍白的脸上泛起血色。

     他偷偷抬眼,正对上邓名鼓励的目光,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

     “谢..谢军门!” 本军门有意,将这些缴获的十五门红夷大炮、二十四门虎蹲炮还有那些火枪尽数交予你。

    ” “再给你一些兵士。

    扩充你的炮营,如何? 孙延龄浑身一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军...军门! 他声音哽咽。

     末将不过一降将,何德何能... 邓名亲手将他扶起,肃然道: 本军门用人,不问出身,只问才能。

    你在乌真超哈效力多年,精通火器,这火炮营非你莫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延龄此刻已是热泪盈眶。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挺直腰背,抱拳的手也不再颤抖: 末将遵命!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哪里还有半分畏缩之态? 厅中众将见状,纷纷喝彩。

     也有些将领顿时有些羡慕。

     孙延龄环顾四周,忽然觉得胸中块垒尽消。

     厅内众将虽神色各异,却无一人用那种看降将的鄙夷眼神瞧他。

     这氛围与清军营截然不同。

     他记得在乌真超哈时,汉将永远要矮满人一头。

     每逢议事,他这样的汉官连厅门都进不去,只能顶着日头在阶下候着。

     洪承畴虽为汉臣,对下属却比满人更苛,动辄鞭笞羞辱。

     孙延龄攥紧了拳。

    其父孙龙临终前的话又在耳畔响起: 当年孔有德觐见黄台吉,须五体投地膝行而入,额头磕在青砖上洇出血印才得赐座。

     汉人的膝盖,在关外早跪碎了! 而如今在这武昌提督府,邓名高坐主位,左右既有周开荒,李星汉这样的猛将。

     也有周培公这般前清文士,甚至还有赵天霞这种的女子将军。

     众人言笑无忌,却自有一番气象。

     孙延龄鼻尖一酸。

     他忽然明白,方才自己颤抖的手不是出于恐惧,而是久违的意气。

     原来在这汉家军营,连呼吸都比在清廷畅快三分。

     邓名安抚好孙延龄,目光转向武将队列中另外几位面色忐忑的新面孔。

     最终落在人群中靠后,一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将领身上。

     “这位,想必就是原清军武昌水师统领,许万才许将军吧?” 邓名和颜悦色地问道。

     那将领连忙出列,单膝跪地,抱拳道: “败军之将许万才,叩见邓军门!” 邓名上前扶起他: “许万才将军请起。

    你在江上与我军周旋数日,舟师操练得法,进退有据,是条好汉!” “如今迷途知返,我心甚慰。

    ”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

     “我军正缺精通水战之将才。

    许将军,我欲成立‘长江水师’。

    ” “便由你暂领副统领之职,辅助水师统领王兴王将军编练水军。

    ” “协同整编原有及新降船只、水手,尽快形成战力,你可能胜任?” 许万才闻言,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本以为自己在武昌水战中给王兴所部造成不少损失。

     被俘后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万没想到竟能获得如此任用!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带着颤音,再次抱拳,几乎是吼了出来: “军门!军门如此信任,末将敢不效死力?!” “末将…末将愿率麾下残余大小战船八十余艘,水卒三千,尽数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