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邵尔岱
关灯
小
中
大
邓名坐回主位,厅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邵尔岱何在?”邓名目光扫过厅堂,问道。
厅内瞬间安静。
众将面面相觑,对这个名字既陌生又意外。
熊兰反应最快,他先是愕然,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试探问道: “义父?您说的……莫不是昆明那时候那个满洲兵邵尔岱?” “正是他。
”邓名肯定道。
熊兰立刻躬身回道: “回义父,此人现下确在我先锋营中任把总。
” “然此等军机要议,按例…他尚无资格列席,故未前来。
” 邓名微微颔首,紧接着追问: “我曾听说,他在营中,表现尚可?” 熊兰忙上前一步,声音洪亮,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回义父!邵尔岱这小子,当初分到俺们先锋营时还是个新降的满洲兵。
” “这一年多来,在末将手下调教,可是长进不小! 他拍了拍胸脯,继续说道: 不瞒义父,末将带兵向来是用心栽培。
见这小子有股机灵劲儿,就常带着他参详军务,教他排兵布阵的要领。
” “如今已是先锋营的把总了,这升迁的速度,在营里可是数得着的! 熊兰越说越起劲: 就说前日武昌巷战,末将特意把他安排在右翼,就是看中他懂得随机应变。
” “果然,他带着一队人绕到清军侧翼,见那边堆着草料柴薪,就果断下令点火。
” “当时正刮西风,火借风势,一下子就搅乱了清军的阵形。
他眉飞色舞地比划着: 趁清军救火混乱时,他带人从侧面杀出,连斩几个披甲兵,把被围的赵把总那一哨人都给救出来了。
” “这一仗打得漂亮,末将事后还特意在营里表扬了他! 说到兴起,熊兰又补充道: 义父您不知道,这小子最爱琢磨《三国演义》。
末将平时操练之余,也常拿书里的战例教导他们。
” “什么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这些用兵之道,营里的将士们都耳熟能详了! 邓名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话音刚落,周开荒就举着鸡腿嗤笑起来: “得了吧!人家邵尔岱立功,跟你有啥关系?‘常拿书里的战例教导’?你几时会教导人来了?” 李星汉不紧不慢地整理着发型,尖刻地补了一句: “就是。
你还用心栽培!栽培个屁,谁不知道‘你最擅长‘随机应变’。
人家邵把总全是靠自己机灵。
” 一旁的袁象兴致勃勃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小声嘀咕: “周兄和李兄揭短攻心…妙啊…” 连赵天霞也清冷地开口: “熊将军,汇报战功当实事求是,邵把总立了功,该赏,但你的功劳也不必夸大其词。
” “先锋营的操练,我看还需再加紧些。
” 看着熊兰在众人围攻下面红耳赤的模样,邓名不由得揉了揉眉心。
于是道:“先唤他来吧。
” 孙延龄一听,顿时也有些吃惊。
没想到邓提督麾下居然有满洲真鞑子兵。
“是!” 熊兰不敢怠慢,立刻转身,对守在厅门口的传令兵高声吩咐: “速去先锋营,传把总邵尔岱即刻来议事厅!军门有召!” “得令!” 传令兵抱拳领命,转身飞奔而去。
- 就在等待的邵尔岱过来的空档,邓名又问袁象。
“袁象,你继续,刚刚说道,我军伤亡如何?” 邓名声音沉凝,目光投向袁象。
袁象再拿出展开手中军报,声音清晰而凝重: “启禀义父!我军此战折损如下: “阵亡将士:一千四百八十员。
” “其中老营精锐:五十八员含哨官二员、把总一员。
” “战兵:八百九十七员含哨官十二人、把总七人员。
” “辅兵及辎重兵:五百八十三员。
” “负伤将士:一千九百三十五员。
” “其中:轻伤:一千五百七十八员” “重伤:三百五十七员情形危险者一百一十三员。
” “伤亡总计:三千四百一十五员。
”
“邵尔岱何在?”邓名目光扫过厅堂,问道。
厅内瞬间安静。
众将面面相觑,对这个名字既陌生又意外。
熊兰反应最快,他先是愕然,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试探问道: “义父?您说的……莫不是昆明那时候那个满洲兵邵尔岱?” “正是他。
”邓名肯定道。
熊兰立刻躬身回道: “回义父,此人现下确在我先锋营中任把总。
” “然此等军机要议,按例…他尚无资格列席,故未前来。
” 邓名微微颔首,紧接着追问: “我曾听说,他在营中,表现尚可?” 熊兰忙上前一步,声音洪亮,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回义父!邵尔岱这小子,当初分到俺们先锋营时还是个新降的满洲兵。
” “这一年多来,在末将手下调教,可是长进不小! 他拍了拍胸脯,继续说道: 不瞒义父,末将带兵向来是用心栽培。
见这小子有股机灵劲儿,就常带着他参详军务,教他排兵布阵的要领。
” “如今已是先锋营的把总了,这升迁的速度,在营里可是数得着的! 熊兰越说越起劲: 就说前日武昌巷战,末将特意把他安排在右翼,就是看中他懂得随机应变。
” “果然,他带着一队人绕到清军侧翼,见那边堆着草料柴薪,就果断下令点火。
” “当时正刮西风,火借风势,一下子就搅乱了清军的阵形。
他眉飞色舞地比划着: 趁清军救火混乱时,他带人从侧面杀出,连斩几个披甲兵,把被围的赵把总那一哨人都给救出来了。
” “这一仗打得漂亮,末将事后还特意在营里表扬了他! 说到兴起,熊兰又补充道: 义父您不知道,这小子最爱琢磨《三国演义》。
末将平时操练之余,也常拿书里的战例教导他们。
” “什么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这些用兵之道,营里的将士们都耳熟能详了! 邓名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话音刚落,周开荒就举着鸡腿嗤笑起来: “得了吧!人家邵尔岱立功,跟你有啥关系?‘常拿书里的战例教导’?你几时会教导人来了?” 李星汉不紧不慢地整理着发型,尖刻地补了一句: “就是。
你还用心栽培!栽培个屁,谁不知道‘你最擅长‘随机应变’。
人家邵把总全是靠自己机灵。
” 一旁的袁象兴致勃勃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小声嘀咕: “周兄和李兄揭短攻心…妙啊…” 连赵天霞也清冷地开口: “熊将军,汇报战功当实事求是,邵把总立了功,该赏,但你的功劳也不必夸大其词。
” “先锋营的操练,我看还需再加紧些。
” 看着熊兰在众人围攻下面红耳赤的模样,邓名不由得揉了揉眉心。
于是道:“先唤他来吧。
” 孙延龄一听,顿时也有些吃惊。
没想到邓提督麾下居然有满洲真鞑子兵。
“是!” 熊兰不敢怠慢,立刻转身,对守在厅门口的传令兵高声吩咐: “速去先锋营,传把总邵尔岱即刻来议事厅!军门有召!” “得令!” 传令兵抱拳领命,转身飞奔而去。
- 就在等待的邵尔岱过来的空档,邓名又问袁象。
“袁象,你继续,刚刚说道,我军伤亡如何?” 邓名声音沉凝,目光投向袁象。
袁象再拿出展开手中军报,声音清晰而凝重: “启禀义父!我军此战折损如下: “阵亡将士:一千四百八十员。
” “其中老营精锐:五十八员含哨官二员、把总一员。
” “战兵:八百九十七员含哨官十二人、把总七人员。
” “辅兵及辎重兵:五百八十三员。
” “负伤将士:一千九百三十五员。
” “其中:轻伤:一千五百七十八员” “重伤:三百五十七员情形危险者一百一十三员。
” “伤亡总计:三千四百一十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