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各自安排
关灯
小
中
大
此人名叫刘黑塔,是原川中团练的一个老牌都司。
并非熊兰亲族,但跟随熊兰年头不短,为人还算本分,打仗经验丰富。
尤其擅长构筑营寨工事,在底层士卒中有些威望。
更重要的是,此人向来沉默寡言,不惹是非。
在熊兰看来,属于“老实可控”的类型。
“刘都司!” 熊兰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威严有力。
“等会给大伙都说一下,我义父说了。
” “自即日起,我麾下这支队伍,现在开始,是‘荡虎军’了!”他特意强调了“荡”字,仿佛要给自己壮胆, “呃,我义父有令,主将得挑一个副将,得是忠勇可托、能担重任的人才!本将思虑再三…” 他走到刘黑塔面前,努力模仿着邓名的姿态。
拍了拍对方结实的肩膀,显然力道远不如周开荒。
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郑重: “你刘黑塔,是咱们川中团练的老底子!” “打仗是把好手,筑城守寨的本事更是没得说!” “更难得是为人稳重,不骄不躁!我义父说要‘涤瑕荡秽’,我看你就很合适嘛!”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强调道: “那好,从今天起,‘荡虎军’副将就由你来当了!” “我如果临时不在,原来的城西防区巡守、营寨加固、兵士操练督导这类的事情啊。
” “就全权托付于你了,你可以安排人手去干,切勿出了乱子,否则我要你好看!” “末将刘黑塔叩谢大人!” 刘黑塔抱拳随即磕了个头拜了一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将军放心,末将必当恪尽职守,不负邓军门之令,亦不负将军信任!” 听到刘黑塔提到“不负邓军门之令”,熊兰眼皮跳了一下,连忙把他拉起来.: “好!好!记住你今日所言!务必…务必谨慎!” 他不敢再多说,生怕言多必失。
匆匆交代了几句细节,便如同卸下重担般。
- “副指挥使…” 袁象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着的光芒。
隐虎卫之职责,与邓名亲掌的‘豹枭营’截然不同。
‘豹枭营’乃刀锋箭矢,敌后破袭、要害拔除、绝境援救,专司对外。
而‘隐虎卫’,则是邓名置于军队内部的军法卫队! 其责首在肃清内弊:监察军纪,执行军法,明正典刑; 更肩负警戒护卫、文书记录之重责。
必要之时,亦可行隐秘刺杀之权,专司对内。
邓名最初起兵的时候,兵微将寡,号令易行,不需要军法司之类的部门。
全靠将领个人约束。
然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邓名势力在三年间的急速扩张,军队成分日趋复杂。
已坐拥数万大军,掌握川蜀渝湖广,内有新附之众鱼龙混杂。
来自西营、闯营、地方明军、降军以及新募兵卒汇聚一堂。
人一多则难免生弊。
内来说,军中逐渐出现了诸如克扣粮饷、欺凌同袍、违抗军令。
乃至与地方势力暗中勾连等违法乱纪的苗头。
外来说,有清虏细作窥伺其间。
邓名深知,一支纪律涣散的军队,即便一时能打胜仗。
也绝无法承担“驱除鞑虏,光
并非熊兰亲族,但跟随熊兰年头不短,为人还算本分,打仗经验丰富。
尤其擅长构筑营寨工事,在底层士卒中有些威望。
更重要的是,此人向来沉默寡言,不惹是非。
在熊兰看来,属于“老实可控”的类型。
“刘都司!” 熊兰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威严有力。
“等会给大伙都说一下,我义父说了。
” “自即日起,我麾下这支队伍,现在开始,是‘荡虎军’了!”他特意强调了“荡”字,仿佛要给自己壮胆, “呃,我义父有令,主将得挑一个副将,得是忠勇可托、能担重任的人才!本将思虑再三…” 他走到刘黑塔面前,努力模仿着邓名的姿态。
拍了拍对方结实的肩膀,显然力道远不如周开荒。
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郑重: “你刘黑塔,是咱们川中团练的老底子!” “打仗是把好手,筑城守寨的本事更是没得说!” “更难得是为人稳重,不骄不躁!我义父说要‘涤瑕荡秽’,我看你就很合适嘛!”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强调道: “那好,从今天起,‘荡虎军’副将就由你来当了!” “我如果临时不在,原来的城西防区巡守、营寨加固、兵士操练督导这类的事情啊。
” “就全权托付于你了,你可以安排人手去干,切勿出了乱子,否则我要你好看!” “末将刘黑塔叩谢大人!” 刘黑塔抱拳随即磕了个头拜了一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将军放心,末将必当恪尽职守,不负邓军门之令,亦不负将军信任!” 听到刘黑塔提到“不负邓军门之令”,熊兰眼皮跳了一下,连忙把他拉起来.: “好!好!记住你今日所言!务必…务必谨慎!” 他不敢再多说,生怕言多必失。
匆匆交代了几句细节,便如同卸下重担般。
- “副指挥使…” 袁象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着的光芒。
隐虎卫之职责,与邓名亲掌的‘豹枭营’截然不同。
‘豹枭营’乃刀锋箭矢,敌后破袭、要害拔除、绝境援救,专司对外。
而‘隐虎卫’,则是邓名置于军队内部的军法卫队! 其责首在肃清内弊:监察军纪,执行军法,明正典刑; 更肩负警戒护卫、文书记录之重责。
必要之时,亦可行隐秘刺杀之权,专司对内。
邓名最初起兵的时候,兵微将寡,号令易行,不需要军法司之类的部门。
全靠将领个人约束。
然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邓名势力在三年间的急速扩张,军队成分日趋复杂。
已坐拥数万大军,掌握川蜀渝湖广,内有新附之众鱼龙混杂。
来自西营、闯营、地方明军、降军以及新募兵卒汇聚一堂。
人一多则难免生弊。
内来说,军中逐渐出现了诸如克扣粮饷、欺凌同袍、违抗军令。
乃至与地方势力暗中勾连等违法乱纪的苗头。
外来说,有清虏细作窥伺其间。
邓名深知,一支纪律涣散的军队,即便一时能打胜仗。
也绝无法承担“驱除鞑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