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暗流涌动的观望
关灯
小
中
大
黎明破晓,洛阳四门缓缓开启,十余骑信使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背负着皇帝的诏书,奔向各地州郡。
他们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在司马氏族人反应过来之前,抢占舆论先机,稳定地方官员之心。
诏书内容经过曹髦与成济精心推敲,字斟句酌: “朕承天命,统御万方。
近者相国司马昭专权跋扈,欺君罔上,久怀不臣之心,朕不得已而诛之。
然此仅针对司马昭及其核心党羽,绝不牵连无辜。
各地官员往日或受其胁迫,或迫于形势,朕皆既往不咎。
唯望诸位恪尽职守,效忠朝廷,共扶社稷...” 与此同时,曹髦还亲自给一些重要而非司马氏的地方大员写信。
这些信件更加恳切,试图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利诱人。
“......公乃朝廷栋梁,素怀忠义。
往日不得已而事权臣,朕深知其苦。
今奸佞已除,正宜重整朝纲,望公能明大义,助朕一臂之力。
他日功成,必不负公......” 信使们日夜兼程,很快将诏书和信件送达各地。
荆州,骠骑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王昶接过诏书,细细阅读。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司马昭死了?”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难以置信。
“被成济反水,皇帝亲手诛杀?” 幕僚低声问:“将军,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否要表态支持陛下?” 王昶缓缓摇头:“不急。
洛阳局势未明,贸然表态恐招祸端。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深邃。
“司马昭虽死,但其族人在各地仍握重兵。
特别是司马望在雍凉,距洛阳不过数日路程。
” “那陛下的亲笔信...”幕僚呈上密信。
王昶拆阅后,沉思良久。
曹髦在信中言辞恳切,承诺既往不咎,只求王昶恪守本职,效忠朝廷。
“陛下倒是明事理。
”王昶终于开口。
“回复陛下:臣必恪尽职守,保境安民。
但...”他顿了顿,“荆州防务吃紧,东吴虎视眈眈,恕臣无法分兵勤王。
” 幕僚会意:“将军是要保持中立?” 王昶微微一笑:“乱世之中,能保住一方平安,就是最大的忠君爱国了
他们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在司马氏族人反应过来之前,抢占舆论先机,稳定地方官员之心。
诏书内容经过曹髦与成济精心推敲,字斟句酌: “朕承天命,统御万方。
近者相国司马昭专权跋扈,欺君罔上,久怀不臣之心,朕不得已而诛之。
然此仅针对司马昭及其核心党羽,绝不牵连无辜。
各地官员往日或受其胁迫,或迫于形势,朕皆既往不咎。
唯望诸位恪尽职守,效忠朝廷,共扶社稷...” 与此同时,曹髦还亲自给一些重要而非司马氏的地方大员写信。
这些信件更加恳切,试图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利诱人。
“......公乃朝廷栋梁,素怀忠义。
往日不得已而事权臣,朕深知其苦。
今奸佞已除,正宜重整朝纲,望公能明大义,助朕一臂之力。
他日功成,必不负公......” 信使们日夜兼程,很快将诏书和信件送达各地。
荆州,骠骑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王昶接过诏书,细细阅读。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司马昭死了?”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难以置信。
“被成济反水,皇帝亲手诛杀?” 幕僚低声问:“将军,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否要表态支持陛下?” 王昶缓缓摇头:“不急。
洛阳局势未明,贸然表态恐招祸端。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深邃。
“司马昭虽死,但其族人在各地仍握重兵。
特别是司马望在雍凉,距洛阳不过数日路程。
” “那陛下的亲笔信...”幕僚呈上密信。
王昶拆阅后,沉思良久。
曹髦在信中言辞恳切,承诺既往不咎,只求王昶恪守本职,效忠朝廷。
“陛下倒是明事理。
”王昶终于开口。
“回复陛下:臣必恪尽职守,保境安民。
但...”他顿了顿,“荆州防务吃紧,东吴虎视眈眈,恕臣无法分兵勤王。
” 幕僚会意:“将军是要保持中立?” 王昶微微一笑:“乱世之中,能保住一方平安,就是最大的忠君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