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潼关策
关灯
小
中
大
皇宫密室,烛火通明。
曹髦面色凝重地将急报推至案前:“司马望已集结十万大军,正向潼关进发。
二位爱卿,如之奈何?” 成济与王经对视一眼,成济率先开口:“陛下勿忧。
臣早已料到司马望必反,半月前已派心腹将领率一万精锐驻防潼关。
此次臣愿亲率一万精兵增援,如此潼关守军可达三万之众。
” 他走到军事地图前,手指点向潼关位置:“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万精兵据险而守,足以抵挡十万大军。
” 曹髦蹙眉:“只带一万兵马?是否太过冒险?不如多带些...” “陛下,”成济摇头。
“洛阳乃根本重地,不可不防。
若将守军尽数调往潼关,恐生内变。
且司马伷、司马亮、司马骏虽未立即出兵,却不可不防。
万一他们趁机进犯,洛阳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 王经附和道:“成将军所言极是。
洛阳必须留足两万兵马,以防不测。
且陛下坐镇中枢,正可下旨斥责司马望擅自兴兵之罪,在道义上先胜一筹。
” 成济继续阐述战略:“臣已勘察潼关地形,关前道路狭窄,大军难以展开。
司马望虽拥兵十万,能同时攻关者不过万余。
我军据高临下,以逸待劳,优势在我。
” 他目光炯炯:“只要坚守不战,挫其锐气。
待其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之时,或可出奇兵袭扰。
若天赐良机,甚至可一举击溃其军,顺势夺取雍凉!” 曹髦闻言,神色稍缓,但仍带忧虑:“将军有几分把握?” “守关之事,臣有七分把握。
”成济坦诚道。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臣不敢妄言必胜。
若事有不谐,臣必保全主力,退守洛阳,再图后计。
” 王经补充道:“陛下可同时下旨各地,斥责司马望叛逆之行,号召忠义
曹髦面色凝重地将急报推至案前:“司马望已集结十万大军,正向潼关进发。
二位爱卿,如之奈何?” 成济与王经对视一眼,成济率先开口:“陛下勿忧。
臣早已料到司马望必反,半月前已派心腹将领率一万精锐驻防潼关。
此次臣愿亲率一万精兵增援,如此潼关守军可达三万之众。
” 他走到军事地图前,手指点向潼关位置:“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万精兵据险而守,足以抵挡十万大军。
” 曹髦蹙眉:“只带一万兵马?是否太过冒险?不如多带些...” “陛下,”成济摇头。
“洛阳乃根本重地,不可不防。
若将守军尽数调往潼关,恐生内变。
且司马伷、司马亮、司马骏虽未立即出兵,却不可不防。
万一他们趁机进犯,洛阳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 王经附和道:“成将军所言极是。
洛阳必须留足两万兵马,以防不测。
且陛下坐镇中枢,正可下旨斥责司马望擅自兴兵之罪,在道义上先胜一筹。
” 成济继续阐述战略:“臣已勘察潼关地形,关前道路狭窄,大军难以展开。
司马望虽拥兵十万,能同时攻关者不过万余。
我军据高临下,以逸待劳,优势在我。
” 他目光炯炯:“只要坚守不战,挫其锐气。
待其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之时,或可出奇兵袭扰。
若天赐良机,甚至可一举击溃其军,顺势夺取雍凉!” 曹髦闻言,神色稍缓,但仍带忧虑:“将军有几分把握?” “守关之事,臣有七分把握。
”成济坦诚道。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臣不敢妄言必胜。
若事有不谐,臣必保全主力,退守洛阳,再图后计。
” 王经补充道:“陛下可同时下旨各地,斥责司马望叛逆之行,号召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