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洛阳夜议

关灯
经沉吟道:“陛下所言极是。

    然权力最易惑人心智,今日忠臣,安知明日不会成为权臣?” 曹髦走到殿门处,望向潼关方向:“朕岂不知这个道理。

    但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成将军或许并非完人,但此时此刻,朕只能选择相信他。

    ” 他转身面对王经,眼神坚定:“况且,朕观成将军与司马氏并非一类人。

    他用兵善抚士卒,理政顾及民生,并非穷兵黩武之辈。

    ” 王经感叹:“陛下圣明。

    然战事拖延,确非良策。

    是否可从洛阳再调部分兵马增援?” 曹髦摇头:“洛阳兵力本就不足,若再分兵,恐生内变。

    那些世家大族表面顺从,实则观望。

    若朕显露出弱势,难保不会有人趁机作乱。

    ” 他走到案前,提起朱笔:“朕能做的,就是守好后方,确保粮草供给,不给成将军添麻烦。

    ” 王经敬佩道:“陛下深思熟虑,老臣佩服。

    ” 曹髦放下笔,轻叹一声:“说实话,朕心中何尝不忧?但既已选择相信成将军,就当信到底。

    胜,则大魏中兴;败,也不过是命数使然。

    ” 他看向王经,语气平静却坚定:“至少朕努力过,挣扎过,没有坐以待毙。

    如此,纵死也无憾了。

    ” 王经闻言,心中震动。

     他原以为这位年轻皇帝只是凭一时血气之勇,如今方知曹髦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睿智。

     “陛下...”王经声音哽咽。

     “老臣...老臣必竭尽全力,辅佐陛下重振大魏!” 曹髦微笑:“有爱卿此言,朕心甚慰。

    ” 君臣二人又商议良久,从粮草调配到朝政处理,从防务部署到人心安抚。

    曹髦展现出惊人的理政才能,许多决策让王经这个老臣都自叹不如。

     “陛下真乃天纵奇才!”王经由衷赞叹。

     “若先帝能见陛下今日英姿,必感欣慰。

    ” 曹髦摇头:“朕不过是逼不得已罢了。

    若非司马氏专权,朕宁愿做个太平皇帝,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