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数据拾荒者的“潜规则”(看爽文搜:绝代销冠)

关灯
块,根本无法回收。

     “妈的……”林科低声骂了一句,把损坏的元件扔进旁边的废料堆,继续拆解下一个服务器。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拆解了将近十个服务器,塑料筐里只装了不到2公斤的合格碎片——大多是一些完好的内存条和小型电容,按照0.007算力币/公斤计算,这一个小时只赚了0.014算力币,连维持基础算力消耗都不够。

     旁边的老工人看他拆解得吃力,凑过来低声说:“小伙子,别这么拆,找那种外壳上有‘开源’标志的服务器,里面的主板可能还好点——不过那种服务器少,李哥都让人藏起来了,偶尔能在废料堆里找到几个。

    ” “开源标志?”林科心里一动——他是2025年的程序员,对开源设备再熟悉不过了。

    他想起自己脑海里的Linux代码,想起“离线编译”的能力,如果能找到开源主板,或许能修复里面的元件,提高回收价值。

     他谢过老工人,起身朝着远处的废料堆走去。

    废料堆比分拣区更混乱,堆积的全是被判定为“无价值”的电子元件,有的已经被压成了金属块,有的则浸泡在墨绿色的液体里,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林科在废料堆里翻找了将近半个小时,手指被锋利的金属边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渗出的血珠很快就被灰尘覆盖,变成了黑色的血痂。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指尖突然触到了一个熟悉的标志——在一个被压变形的服务器外壳内侧,贴着一个褪色的蓝色标签,上面印着一个简化的“开源代码”图案,下面还有一行模糊的文字:“2080年开源主板项目——型号:OS-B730”。

     “找到了!”林科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个服务器外壳从废料堆里拖出来,外壳很重,他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它翻过来,看到外壳上有一个明显的撞击痕迹,应该是被重物砸过,导致外壳变形,但内部的主板可能还完好。

     他拿出扳手,小心地撬开变形的外壳。

    果然,里面的主板虽然有些弯曲,但核心元件——CPU、内存条、芯片组——看起来没有明显的损坏,只是因为长期闲置,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他用衣角擦去灰尘,主板上的电路纹路清晰可见,上面印着的“开源协议”字样让他倍感亲切——这和他2025年参与开发的开源项目使用的协议格式几乎一致。

     “试试‘离线编译’。

    ”林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回忆Linux内核里的“硬件检测”代码。

    之前在收容舱里,他靠这个能力优化了算力消耗;现在,他想试试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修复这个主板的核心功能。

     脑海里的代码像是被唤醒的潮水,一行行、一段段清晰地浮现出来——lspci命令的硬件识别逻辑、modprobe的驱动加载函数、dmesg的系统日志分析……这些都是他曾经烂熟于心的代码,是他作为程序员的立身之本。

    他试着将这些代码“注入”到主板中,想象着自己的意识与主板的电路连接,像调试电脑一样,逐一检测每个元件的状态。

     突然,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

     林科猛地睁开眼睛,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主板开始模糊,耳边响起尖锐的嗡鸣,像是有无数只蜜蜂在里面飞。

    他的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疼得像是被人用锤子砸了一下,左手小指的“数据模糊”突然加剧,透明部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到了无名指的第二个指节,指尖的“卡顿”感让他几乎握不住手里的扳手。

     “原来……修复需要消耗这么多脑力……”林科靠在旁边的服务器外壳上,大口喘着气,额头上渗出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主板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

    他终于明白,“离线编译”不是无代价的——每次使用,都会消耗他的意识能量,而这种能量的载体,就是他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算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算力手环,屏幕上的数字果然减少了——原本还有7小时30分,现在只剩下7小时12分,短短几分钟,就消耗了18分钟的算力。

    这比他走路、分拣消耗的算力加起来还要多。

     “技术劳动的隐形成本……”林科喃喃自语,想起了2025年的自己——为了调试代码熬夜,为了修复bug透支精力,那些看似无形的脑力消耗,其实也是一种“成本”,只是在2025年,这种成本不会直接威胁到生命,而在2142年,它却与“是否会变成数据幽灵”直接挂钩。

     休息了大概5分钟,眩晕感稍微缓解,林科再次集中精神,继续修复主板。

    这次他学聪明了,不再一次性检测所有元件,而是先从核心的CPU开始,逐一排查故障。

    他发现,主板的问题主要出在电源管理模块——长期闲置导致电容老化,无法稳定供电,只要更换电容,再重新加载驱动程序,主板就能恢复基本功能。

     他在废料堆里翻找了一会儿,找到两个型号匹配的电容(是从其他损坏的主板上拆下来的),用随身携带的螺丝刀小心地更换了老化的电容。

    然后,他再次启动“离线编译”,将电源管理驱动程序“注入”到主板中。

     这一次,他明显感觉到意识能量在缓慢地流失,太阳穴的疼痛感依旧存在,但比刚才轻了不少。

    大概10分钟后,主板突然发出一声轻微的“嘀”声,上面的指示灯亮了起来——先是红色,然后变成黄色,最后稳定在绿色,代表主板供电正常,核心元件可以正常工作。

     “成功了!”林科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这是他穿越到2142年以来,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真正“做成”一件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剥削。

     他小心翼翼地将主板从服务器外壳里拆下来,又拆解了其他几个元件,一起放进塑料筐里。

    他提着筐子走到称重台,李哥正靠在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