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笔“公平收入”与90%抽成

关灯
学院的深夜总是格外安静,只有巡逻机器人的“哒哒”声在走廊里回荡。

    林科躲在“旧设备维修室”的角落,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手指飞快地在旧电脑键盘上敲击——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代码流,是他正在优化的“算力聚合器”程序,旁边堆着三个从废品站捡来的旧手机电池,串联成临时电源,避免触发学院的“超额算力检测”。

     “还有最后一个模块,功耗优化就能完成了。

    ”林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左手的“数据模糊”又开始隐隐作痛,之前为了帮小雅他们完成数据标注,他暂停了两次基础记忆包续费,现在意识稳定度已经降到65%,偶尔会出现短暂的代码记忆断层。

     他之所以冒险在学院搞开发,是因为上周回贫民窟时,看到的一幕让他揪心——王大爷坐在巷口,手里攥着仅有的0.3算力币,算力手环亮着红灯,“记忆维持倒计时:3小时”的提示刺得人眼睛疼;刘婶抱着儿子的旧衣服,因为算力不够,已经快忘了儿子的样子,只能一遍遍摸衣服上的补丁;张姐为了给小诺买“基础教育记忆包”(需5算力币),每天要在分拣厂工作18小时,手指被金属碎片划得全是伤口。

     “普通生每月50算力币,扣掉基础记忆包(24算力币/月),剩下的连给小诺买个记忆包都不够。

    ”林科心里憋着一股劲,他想起2025年做过的“低功耗聚合算法”,或许能把之前的简易聚合器优化成“低耗版”——不用太多算力就能启动,还能聚合周围闲置的信号算力,比如废弃设备的残余算力、元脑监控的溢出算力,刚好适合贫民窟的人用。

     旧电脑的风扇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是随时会停转。

    林科启动“离线编译”,脑海里的开源代码碎片开始重组——从2025年的Arduino低功耗框架,到Python的信号过滤算法,一行行精准地注入程序。

    他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降低启动算力,从之前的1算力币降到0.1;二是避开元脑的“非法聚合检测”,给程序加一层“伪装壳”,让它看起来像普通的“算力管理器”。

     “搞定了!”凌晨三点,林科终于按下“编译完成”按钮。

    屏幕上弹出提示:“低耗版算力聚合程序V1.0,启动算力0.1币,聚合效率提升30%,检测规避率90%”。

    他赶紧把程序拷贝到张姐送的旧手机里,又从背包里掏出之前组装的简易聚合器——是用两个旧手机主板、一个废弃路由器天线做的,外壳用硬纸板包着,看起来像个简陋的盒子。

     他连接聚合器和旧手机,按下启动键。

    聚合器的指示灯亮了起来,从红色变成绿色,屏幕上显示“已聚合闲置算力0.3币,可提取至手环”。

    林科的心跳加快,赶紧将算力提取到自己的手环——“剩余算力:2.9→3.2算力币”,真的成功了! “得赶紧测试,别被学院发现。

    ”林科收拾好设备,把旧电脑恢复成之前的状态,擦掉指纹,悄悄溜回宿舍。

    阿凯还在睡,呼噜声震天响,林科轻手轻脚地爬上床,把聚合器藏在枕头下,心里满是期待——明天就能去贫民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张姐他们。

     第二天下午,林科借着“外出采购”的借口(学院允许普通生每周外出一次,需报备),背着聚合器往贫民窟走。

    路过分拣厂时,他看到张姐正蹲在地上,用嘴咬着绳子捆废品,右手的伤口还在渗血。

    “张姐!”林科喊住她,从背包里掏出聚合器,“你试试这个,能聚合闲置算力,不用花多少算力就能启动。

    ” 张姐愣了一下,接过聚合器,按照林科的指示按下启动键。

    当看到手环上的算力从1.2变成1.5时,她的眼睛突然亮了,手忍不住发抖:“这……这真的能行?以后我就不用每天工作18小时了?” “不止呢,”林科笑着说,“它还能聚合周围的闲置算力,比如你家旁边的废弃电视,就能贡献0.05算力币/小时,积少成多,很快就能给小诺买教育记忆包了。

    ” 小诺从张姐身后探出头,好奇地摸了摸聚合器的指示灯:“哥哥,这个盒子能让妈妈不受伤吗?” “能!”林科蹲下来,摸了摸小诺的头,“有了它,妈妈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