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软禁
关灯
小
中
大
责记录。
问题一开始围绕着南城古巷审计的技术细节展开:某个数据是如何核对的?某条线索是如何发现的?某份凭证的提取流程是否符合规定?…… 问题细致入微,甚至有些刁钻,仿佛在反复验证他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捏造、夸大或误导的可能。
林浩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应对。
每一个回答都力求精准,严格依据事实和流程,不添加任何个人猜测,也不遗漏任何关键步骤。
他明白,对方正在寻找他工作中的任何一丝瑕疵,任何一点可以被攻击的破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谈话似乎陷入了僵局。
林浩的回答滴水不漏,完全基于他和审计组共同完成的工作事实。
突然,主问者话锋一转,问题变得尖锐起来:“在你个人提交给王总的那份流程优化方案中,关于资金监管预警阈值的设定,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是否存在为了凸显问题而刻意压低阈值,夸大风险的可能?” 另一个问题紧随其后:“在审计期间,你是否私下接触过任何项目关联方人员?或接收到任何来自外部的、可能影响审计公正性的信息?” 问题开始超越技术层面,直接指向他的主观动机和职业操守。
林浩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汗。
他意识到,对方真正的目的,或许并非要从他这里找到审计本身的错误(因为他们知道审计证据扎实),而是要试图构建另一种可能:一个急功近利、为了表现自己而不惜夸大其词、甚至可能行为不当的年轻人形象。
只要能在他身上打开哪怕一个小小的口子,就足以质疑整个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进而否定那份动了所有人奶酪的方案。
“阈值的设定参考了行业内同类企业的通用标准以及集团过往项目的平均数据波动范围,我在方案附录里做了说明。
刻意压低阈值对我个人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未来系统误报的风险,这不符合方案设计的初衷。
”林浩冷静地回答,声音因长时间说话而有些沙哑,但逻辑清晰,“至于私下接触,我没有接受过任何项目关联方的接触,所有工作信息均来源于审计组内部公开渠道及合规调取的文件。
这一点,刘部长和审计组全体同事都可以证明。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吗?”主问者不置可否,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轻轻推到林浩面前,“那么,请你解释一下,这个位于南城古巷附近、于上周夜间发生的消费记录,是怎么回事?当时你应该正在加班整理方案。
消费对象是一家茶馆,其注册法人代表,与之前中标古巷项目后又迅速注销的那家
问题一开始围绕着南城古巷审计的技术细节展开:某个数据是如何核对的?某条线索是如何发现的?某份凭证的提取流程是否符合规定?…… 问题细致入微,甚至有些刁钻,仿佛在反复验证他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捏造、夸大或误导的可能。
林浩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应对。
每一个回答都力求精准,严格依据事实和流程,不添加任何个人猜测,也不遗漏任何关键步骤。
他明白,对方正在寻找他工作中的任何一丝瑕疵,任何一点可以被攻击的破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谈话似乎陷入了僵局。
林浩的回答滴水不漏,完全基于他和审计组共同完成的工作事实。
突然,主问者话锋一转,问题变得尖锐起来:“在你个人提交给王总的那份流程优化方案中,关于资金监管预警阈值的设定,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是否存在为了凸显问题而刻意压低阈值,夸大风险的可能?” 另一个问题紧随其后:“在审计期间,你是否私下接触过任何项目关联方人员?或接收到任何来自外部的、可能影响审计公正性的信息?” 问题开始超越技术层面,直接指向他的主观动机和职业操守。
林浩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汗。
他意识到,对方真正的目的,或许并非要从他这里找到审计本身的错误(因为他们知道审计证据扎实),而是要试图构建另一种可能:一个急功近利、为了表现自己而不惜夸大其词、甚至可能行为不当的年轻人形象。
只要能在他身上打开哪怕一个小小的口子,就足以质疑整个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进而否定那份动了所有人奶酪的方案。
“阈值的设定参考了行业内同类企业的通用标准以及集团过往项目的平均数据波动范围,我在方案附录里做了说明。
刻意压低阈值对我个人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未来系统误报的风险,这不符合方案设计的初衷。
”林浩冷静地回答,声音因长时间说话而有些沙哑,但逻辑清晰,“至于私下接触,我没有接受过任何项目关联方的接触,所有工作信息均来源于审计组内部公开渠道及合规调取的文件。
这一点,刘部长和审计组全体同事都可以证明。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吗?”主问者不置可否,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轻轻推到林浩面前,“那么,请你解释一下,这个位于南城古巷附近、于上周夜间发生的消费记录,是怎么回事?当时你应该正在加班整理方案。
消费对象是一家茶馆,其注册法人代表,与之前中标古巷项目后又迅速注销的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