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晋审计专员
关灯
小
中
大
新系统的设计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
工作组决定引入一套先进的数字监控系统,不仅能实时追踪审批流程,还能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异常操作。
这套系统被寄予厚望,号称能够杜绝一切违规行为。
周一清晨,工作组迎来了一位特殊人物——张维安,集团信息中心的首席架构师,被临时抽调来协助构建监控模块。
他四十出头,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戴着一副无框眼镜,说话时总是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冷静和精确。
“我们将建立一套全链路追踪系统,”张维安在演示时解释道,“每个项目的每个环节都会留下数字足迹,无法篡改,无法删除。
”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展示着系统的原型界面,一道道流程线如同城市的立交桥般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
林浩坐在角落,专注地记录着。
作为刚刚被破格招录为审计部的正式职员,他依然保持着见习生时的谨慎与低调,但内心的底气已然不同。
身份的转变让他能够更深入地参与核心讨论,也让他更加敏锐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在张维安展示日志追踪功能时,林浩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系统能够记录每一次登录、每一次点击、每一次修改,但却默认关闭了“浏览记录”功能。
“为什么浏览记录不默认开启?”林浩在演示结束后问道,“有时候,查看敏感信息但不进行任何操作,也是一种需要监控的行为。
” 张维安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解释:“考虑到了隐私保护和工作效率。
如果记录每一个浏览行为,数据量会过于庞大,也可能影响员工正常的工作体验。
” 理由合情合理,但林浩却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随后的几天,林浩以“熟悉系统架构”为名,凭借新获得的审计员权限,密切观察着张维安的工作方式。
这位架构师技术精湛,做事高效,但有一个习惯引起了林浩的注意:他总是在下班前将自己当天的工作记录整理得干干净净,几乎不留任何草稿或临时文件。
一天晚上,工作组其他成员都已离开,林浩借口完善审计流程留了下来。
恰巧张维安也在加班,调试着监控系统的算法模块。
“林审计员还没走?”张维安注意到林浩,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还有一些流程需要复核。
”林浩回答,状似无意地走到张维安的工作台前,“系统进展如何?” “很顺利。
”张维安
工作组决定引入一套先进的数字监控系统,不仅能实时追踪审批流程,还能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异常操作。
这套系统被寄予厚望,号称能够杜绝一切违规行为。
周一清晨,工作组迎来了一位特殊人物——张维安,集团信息中心的首席架构师,被临时抽调来协助构建监控模块。
他四十出头,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戴着一副无框眼镜,说话时总是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冷静和精确。
“我们将建立一套全链路追踪系统,”张维安在演示时解释道,“每个项目的每个环节都会留下数字足迹,无法篡改,无法删除。
”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展示着系统的原型界面,一道道流程线如同城市的立交桥般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
林浩坐在角落,专注地记录着。
作为刚刚被破格招录为审计部的正式职员,他依然保持着见习生时的谨慎与低调,但内心的底气已然不同。
身份的转变让他能够更深入地参与核心讨论,也让他更加敏锐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在张维安展示日志追踪功能时,林浩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系统能够记录每一次登录、每一次点击、每一次修改,但却默认关闭了“浏览记录”功能。
“为什么浏览记录不默认开启?”林浩在演示结束后问道,“有时候,查看敏感信息但不进行任何操作,也是一种需要监控的行为。
” 张维安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解释:“考虑到了隐私保护和工作效率。
如果记录每一个浏览行为,数据量会过于庞大,也可能影响员工正常的工作体验。
” 理由合情合理,但林浩却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随后的几天,林浩以“熟悉系统架构”为名,凭借新获得的审计员权限,密切观察着张维安的工作方式。
这位架构师技术精湛,做事高效,但有一个习惯引起了林浩的注意:他总是在下班前将自己当天的工作记录整理得干干净净,几乎不留任何草稿或临时文件。
一天晚上,工作组其他成员都已离开,林浩借口完善审计流程留了下来。
恰巧张维安也在加班,调试着监控系统的算法模块。
“林审计员还没走?”张维安注意到林浩,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还有一些流程需要复核。
”林浩回答,状似无意地走到张维安的工作台前,“系统进展如何?” “很顺利。
”张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