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潜伏者的低语
关灯
小
中
大
第三章:潜伏者的低语
潜伏蜂的孵化比预期的要顺利。
六只通体呈灰褐色、几乎能与周围土壤融为一体的小生物,从特制的、覆盖着伪装菌丝的卵鞘中钻了出来。
它们没有像工蜂那样立刻去寻找食物,而是本能地蜷缩在原地,身体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的光影变化进行着微调,几乎达到了完美的隐蔽效果。
我向它们传递了明确的指令:“目标东北方向四公里区域,隐蔽渗透,记录所有观察到的信息——影像、声音、震动、化学信号,任何异常都不要放过。
保持绝对静止,除非遭遇直接威胁,否则不得暴露,不得攻击,定期返回汇报。
” 潜伏蜂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通过触角的轻微颤动表示接收到了命令。
随后,它们如同几粒不起眼的尘埃,悄无声息地钻入巢穴墙壁的缝隙中,沿着预先挖掘好的、极其狭窄的通道,向着地表移动。
目送它们离开后,我将注意力转向了巢穴的能量储备。
由于加速孕育卫士卵和孵化潜伏蜂,能量消耗比平时增加了近三成。
工蜂们的采集效率虽然很高,但面对激增的需求,储备开始出现一丝紧张。
我命令一部分原本负责扩建巢穴的工蜂,转而加入采集队伍,重点收集那些富含高能量的地下真菌和矿物。
兵蜂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新孵化的兵蜂体型更健壮,螯肢经过我的基因微调,变得更加锋利,甲壳的厚度也有所增加。
它们在巢穴的通道中进行着简单的协同演练——如何形成防御阵型,如何配合攻击大型目标,如何快速清理通道障碍。
这些演练并非通过“学习”,而是我将预设的战术模式直接烙印在它们的本能中,通过反复的行为强化,让它们形成条件反射。
时间在黑暗中流逝,以地热脉动的节奏为刻度。
第一个周期结束,潜伏蜂没有返回。
这在预期之内,它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渗透到目标区域并建立观察点。
第二个周
六只通体呈灰褐色、几乎能与周围土壤融为一体的小生物,从特制的、覆盖着伪装菌丝的卵鞘中钻了出来。
它们没有像工蜂那样立刻去寻找食物,而是本能地蜷缩在原地,身体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的光影变化进行着微调,几乎达到了完美的隐蔽效果。
我向它们传递了明确的指令:“目标东北方向四公里区域,隐蔽渗透,记录所有观察到的信息——影像、声音、震动、化学信号,任何异常都不要放过。
保持绝对静止,除非遭遇直接威胁,否则不得暴露,不得攻击,定期返回汇报。
” 潜伏蜂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通过触角的轻微颤动表示接收到了命令。
随后,它们如同几粒不起眼的尘埃,悄无声息地钻入巢穴墙壁的缝隙中,沿着预先挖掘好的、极其狭窄的通道,向着地表移动。
目送它们离开后,我将注意力转向了巢穴的能量储备。
由于加速孕育卫士卵和孵化潜伏蜂,能量消耗比平时增加了近三成。
工蜂们的采集效率虽然很高,但面对激增的需求,储备开始出现一丝紧张。
我命令一部分原本负责扩建巢穴的工蜂,转而加入采集队伍,重点收集那些富含高能量的地下真菌和矿物。
兵蜂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新孵化的兵蜂体型更健壮,螯肢经过我的基因微调,变得更加锋利,甲壳的厚度也有所增加。
它们在巢穴的通道中进行着简单的协同演练——如何形成防御阵型,如何配合攻击大型目标,如何快速清理通道障碍。
这些演练并非通过“学习”,而是我将预设的战术模式直接烙印在它们的本能中,通过反复的行为强化,让它们形成条件反射。
时间在黑暗中流逝,以地热脉动的节奏为刻度。
第一个周期结束,潜伏蜂没有返回。
这在预期之内,它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渗透到目标区域并建立观察点。
第二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