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野蛮年代

关灯
这温科长大家都叫他老温。

    三十七八岁,上过山下过乡。

    业务能力不太强,温吞老实,甚至有点窝囊。

     但这只是表象。

     两年后,老温把科室里陈凡下一届的一个大学生给睡了。

    最后在下岗之前,靠大姨姐帮忙他们到米国定居了。

    成为中下层管理人员中命最好的一个。

     “没事儿。

    ”听老温询问,陈凡连忙说。

     “昨晚值班没休息好吧?” “还行。

    ” “反正今天是周末,下午没什么事儿,你就先回去吧。

    ” “可是……”陈凡刚想拒绝,转念一想,正好这会儿脑子有点乱,不如回家调整调整。

     “可是,这不太好吧。

    ” “没事儿,咱们厂没那么多事儿。

    ” “好吧,谢谢你啊,温科长。

    ” “呵呵,有文化的人就是客气。

    ” 自行车棚陈凡也是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倒是一下就找到了。

     这会儿,年轻人大多骑26轻便的自行车,年长的骑28加重的自行车。

    只有陈凡不伦不类,骑了辆28轻便自行车。

     没办法,这是一种妥协。

    陈凡的父母都比较保守。

    到眼下依然觉得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运输工具。

    所以,陈凡只好折中了。

     柏油马路坑坑洼洼的,来往的车辆也极少,平均五六分钟才有一两辆车过去。

     偶尔还会有马车、驴车之类的。

    这里毕竟是郊区。

    要是三四年前,城中心都能看到马车、驴车。

     从单位骑车回家只要20分钟左右,在大城市这是莫大的幸福。

    对小城市人来说却是一种痛苦。

    因为在小城市里,只要骑乘超过10分钟就必然是郊区了。

     小城市郊区的路都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的。

    下雨天、下雪天更是骑行艰难。

     可眼下,陈凡却丝毫不觉得艰难,只是有无限的感慨。

     因为,那些消失的事物统统都回来了。

     从制药厂大门出来,往南走四五十米路边是一家小饭店,叫“哈拉少羊汤馆”。

    这小饭店是用保温板临时搭建的。

    虽然简陋,口味却很地道。

     陈凡他们年轻人工作之余,时不时过来打牙祭。

     他们的羊汤叫全羊汤,就是一只羊从头到脚的材料全都有。

    吃一份要10元钱,听起来很贵,实际上极划算。

     因为这10元买的是满满一汤碗的干货,汤和烧饼都是免费的,随便要。

    赶车的大膀背儿汉子到了这里也能吃的肚子溜圆。

    陈凡他们这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