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沙尘暴

关灯
小花园,沙暴过后,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薄沙。

    苏梅带着几个女人,用铁锹翻地,把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阿凯则用废弃的塑料瓶做了几个浇水桶;陈砚和林晚秋则在空地周围挖了一道浅沟,防止行尸靠近。

     小宇也跟着帮忙,拿着小铲子,在地上挖小坑,虽然挖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

    “沙粒”跟在他身边,“叽叽”地叫着,时不时啄一下地上的小虫子,给忙碌的人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播种那天,所有人都来了。

    苏梅教大家怎么挖坑,怎么放种子,怎么盖土,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

    陈砚把种子放进小坑里,盖好土,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期待——他仿佛看到了玉米苗破土而出,长成绿油油的一片,看到了秋天收获玉米时,大家脸上的笑容。

     播种完后,苏梅给每颗种子都浇了水,又在空地上插了几个稻草人,防止飞鸟啄食种子。

    “大概半个月就能发芽了。

    ”苏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到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绿油油的玉米苗了。

    ”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每天都会去空地看看,给种子浇水,清理周围的杂草。

    小宇更是每天都守在那里,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种子松土,生怕打扰到它们发芽。

     第五天早上,小宇突然大喊起来:“发芽啦!玉米发芽啦!”大家赶紧跑过去,只见泥土里冒出了一点点嫩绿的芽尖,像一个个害羞的小脑袋,从土里探出来。

     “真的发芽了!”林晚秋高兴地说,眼睛里闪着泪光。

    陈砚也很激动,他蹲下身,轻轻碰了碰芽尖,柔软的触感让他心里暖暖的。

    在这片被灾难摧毁的土地上,这些小小的芽尖,就是生命的希望,就是文明延续的象征。

     就在这时,接收器突然发出一阵“滴滴”声。

    陈砚心里一动,赶紧跑回据点——屏幕上跳出一条来自昆仑基站的消息,上面写着:“全球组网计划进展顺利,已有三十个幸存者据点成功连接,下一步将启动‘文明重建’计划,为各据点提供更多物资和技术支持。

    ” 陈砚把消息读给大家听,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小宇抱着“沙粒”,在空地上跑来跑去;苏梅擦着眼泪,笑着说:“太好了,我们终于有希望了。

    ”林晚秋看着绿油油的玉米芽,又看了看欢呼的人们,对陈砚说:“你看,我们的家,正在一点点重建起来。

    ” 陈砚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行尸的袭击,还会有自然灾害的考验,还会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他们。

    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有一群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一片正在生长的农田,有一只从沙暴里活下来的小鸡,还有一份在废土上重新燃起的、永不熄灭的希望。

     夕阳洒在玉米芽上,给嫩绿的芽尖镀上了一层金色。

    陈砚站在夕阳下,望着眼前的人们,望着这片正在复苏的土地,心里暗暗发誓:他要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这些希望,直到有一天,这片破碎的土地,能重新变得生机勃勃,直到有一天,他能找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告诉她们,他们的家,回来了。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