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灯火与新的坐标

关灯
越野车驶进苏城据点时,天刚蒙蒙亮。

    钢板门后,林晚秋带着所有人都等在那里,小宇抱着“沙粒”,看到苏梅从车上下来,立刻飞奔过去,扑进她怀里:“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苏梅抱起儿子,眼眶通红。

    阿凯背着林晓的爷爷从车上下来,林晚秋赶紧迎上去,指挥着众人把老人扶到临时搭建的床上,又拿出新的抗生素和绷带,仔细检查老人的伤口。

    林晓和林建国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忙碌却有序的场景,眼里满是感激——在淮南超市里绝望等待的日子里,他们从未想过,还能遇到这样一群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快进屋歇歇,路上肯定累坏了。

    ”林晚秋给陈砚递过一杯温水,“技术支援包我已经让人搬到仓库了,里面除了发电设备和通讯增强器,还有几本农业种植的书,正好给苏梅参考。

    ” 陈砚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疲惫感瞬间消散了不少。

    他看着据点里忙碌的人们,看着角落里绿油油的玉米苗,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这里不再是临时的避难所,而是真正的“家”。

     接下来的两天,据点里一片忙碌。

    阿凯和林建国一起安装发电设备,林建国以前是电工,对电路很熟悉,两人配合着,很快就把发电机组装好了。

    当发电机发出“嗡嗡”的声响,据点里的电灯第一次亮起来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地下停车场的每个角落,驱散了持续三百多天的黑暗,也照亮了每个人眼里的希望。

     苏梅则拿着昆仑基站送来的种植书,每天都在玉米地里忙碌。

    她根据书上的方法,给玉米苗施肥、除草,还在玉米地周围种上了从空投箱里找到的蔬菜种子。

    小宇每天都跟着她,帮她浇水、拔草,“沙粒”也跟着在地里跑来跑去,偶尔啄食地里的害虫,成了玉米地的“守护者”。

     陈砚则忙着安装通讯增强器。

    增强器装好后,接收器的信号果然强了很多,以前收不到的偏远据点信号,现在都能清晰地接收到。

    短短一天时间,他就联系上了三个新的幸存者据点——分别在盐城、湖州和宁波,每个据点都有十几个人,都在艰难地生存着。

     “盐城据点说他们那里有个废弃的医院,里面有很多医疗设备,就是不敢进去,怕有行尸。

    ”陈砚把新联系上的据点信息记在笔记本上,对林晚秋说,“我们可以组织一支小队,去盐城医院搜集医疗设备,这样以后大家生病就不用只靠抗生素了。

    ” 林晚秋点头同意:“好,我和阿凯、林建国一起去。

    林建国熟悉电路,能帮我们检查医疗设备能不能用;阿凯力气大,能搬运设备;我负责警戒,防止行尸袭击。

    ” 出发前一天,西山农场的老周突然联系上陈砚,说他们农场的玉米也发芽了,还孵出了几只小鸡,想邀请陈砚他们去农场看看,顺便商量一下以后互相支援的事情。

    陈砚笑着答应了,约定好从盐城回来后就去西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