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冬程暖新程
关灯
小
中
大
线条细腻,还标注着木材的选择和烟火的走向。
“这个好,”陈砚点头,“既能展示文化,又能让大家感受到不同文明的温暖。
能源会议的准备工作就交给你,多和各个据点对接,听听他们的需求,咱们苏城作为枢纽,要起到协调作用。
” 正说着,阿凯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急切:“陈哥,西北区的供暖管道冻裂了,他们那里温度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居民们取暖成了问题,需要咱们派技术人员过去帮忙修复!”阿凯如今不仅管安全和科技协作,还兼任“应急支援队”的队长,哪里有需要,他就带着队员往哪里去。
“我马上安排!”陈砚立刻转身,“林晚秋,你联系苏城的供暖公司,让他们派最好的技术人员,带上防冻材料,和阿凯一起去西北区。
告诉他们,一定要尽快修好管道,不能让居民们挨冻。
”林晚秋应声而去,脚步匆匆却有条不紊——这些年的协作经历,让她早已练就了临事不乱的能力。
下午,陈砚来到苏城小学。
教室里暖烘烘的,孩子们正在给非洲区的伙伴写回信。
有的孩子画了苏城的雪景,有的孩子写了自己在冬天的趣事,还有孩子把自己的围巾捐出来,想让阿米娜在冬天能暖和一点。
“陈叔叔,”一个小女孩举着信跑过来,“我在信里说,等春天来了,我想和阿米娜一起种玉米,一起看向日葵。
” 陈砚接过信,看着上面稚嫩的字迹和可爱的图画,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和笔友通过信,只是那时的笔友远在邻省,而现在的孩子们,笔友遍布全球。
这种跨越山海的情谊,是末世给不了的,也是文明复苏最珍贵的礼物。
傍晚,阿凯发来消息,说西北区的供暖管道已经修复,居民们家里重新有了暖气。
他还发来了几张照片:技术人员在寒风里工作的身影,居民们围着暖气喝茶的笑脸,孩子们在温暖的屋里读书的场景。
陈砚把照片转发到全球据点的联络群里,很快就收到了各地的点赞和感谢——欧洲区的玛丽团长说要派供暖专家去西北区,帮忙优化管道设计;广州据点说要送一批电热毯过去,作为备用取暖设备。
回到家时,林慧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电视里播放着“全球文明复苏新闻”——欧洲区的中世纪壁炉在博物馆里安装完成,美洲区的风力发电站在南极圈附近建成,非洲区的耐寒粮种试种成功。
“今天收到妈妈的视频,”林慧端着菜出来,“
“这个好,”陈砚点头,“既能展示文化,又能让大家感受到不同文明的温暖。
能源会议的准备工作就交给你,多和各个据点对接,听听他们的需求,咱们苏城作为枢纽,要起到协调作用。
” 正说着,阿凯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急切:“陈哥,西北区的供暖管道冻裂了,他们那里温度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居民们取暖成了问题,需要咱们派技术人员过去帮忙修复!”阿凯如今不仅管安全和科技协作,还兼任“应急支援队”的队长,哪里有需要,他就带着队员往哪里去。
“我马上安排!”陈砚立刻转身,“林晚秋,你联系苏城的供暖公司,让他们派最好的技术人员,带上防冻材料,和阿凯一起去西北区。
告诉他们,一定要尽快修好管道,不能让居民们挨冻。
”林晚秋应声而去,脚步匆匆却有条不紊——这些年的协作经历,让她早已练就了临事不乱的能力。
下午,陈砚来到苏城小学。
教室里暖烘烘的,孩子们正在给非洲区的伙伴写回信。
有的孩子画了苏城的雪景,有的孩子写了自己在冬天的趣事,还有孩子把自己的围巾捐出来,想让阿米娜在冬天能暖和一点。
“陈叔叔,”一个小女孩举着信跑过来,“我在信里说,等春天来了,我想和阿米娜一起种玉米,一起看向日葵。
” 陈砚接过信,看着上面稚嫩的字迹和可爱的图画,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和笔友通过信,只是那时的笔友远在邻省,而现在的孩子们,笔友遍布全球。
这种跨越山海的情谊,是末世给不了的,也是文明复苏最珍贵的礼物。
傍晚,阿凯发来消息,说西北区的供暖管道已经修复,居民们家里重新有了暖气。
他还发来了几张照片:技术人员在寒风里工作的身影,居民们围着暖气喝茶的笑脸,孩子们在温暖的屋里读书的场景。
陈砚把照片转发到全球据点的联络群里,很快就收到了各地的点赞和感谢——欧洲区的玛丽团长说要派供暖专家去西北区,帮忙优化管道设计;广州据点说要送一批电热毯过去,作为备用取暖设备。
回到家时,林慧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电视里播放着“全球文明复苏新闻”——欧洲区的中世纪壁炉在博物馆里安装完成,美洲区的风力发电站在南极圈附近建成,非洲区的耐寒粮种试种成功。
“今天收到妈妈的视频,”林慧端着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