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姐姐的密码

关灯
“‘锚点’在动?” 张倩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林溪和苏晚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什么东西会“动”?是指位置在移动,还是状态在改变?这模糊的讯息非但没有带来clarity,反而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顾临的深夜到访和隐晦警告,如同在宿舍里投下了一颗无声的炸弹。

    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林溪将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卡片塞进了书架最底层,仿佛那是什么不祥之物。

    她无法完全相信顾临,但也不敢轻易无视他的警告,尤其是在自身力量如此渺小的时候。

     苏晚加强了对宿舍网络和周边电子信号的监控,试图捕捉任何异常,但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无论是“镜域”的残留波动,还是那神秘邮件发送者的踪迹,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方显然极其谨慎。

     唯一的突破口,似乎依旧在张倩身上。

    但她之后的状态又变得极不稳定,时而昏睡,时而惊醒,再也无法提供关于“锚点”或“回响”的清晰信息,只是偶尔会惊恐地重复“它在看着我们”之类含糊的话语。

     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林溪感觉自己像是在迷宫中打转,每次以为找到出口,却发现只是另一面冰冷的墙壁。

     焦躁和无力感如同藤蔓般缠绕着她。

    她翻开姐姐林清失踪前送给她的最后一本笔记——一本看似普通的、关于量子物理前沿理论的科普读物。

    姐姐曾说,如果她对这个世界感到困惑,可以看看这本书,里面藏着理解世界的“另一种语言”。

     过去,林溪只是囫囵吞枣地看过,对那些艰深的术语一知半解。

    但此刻,在接触了“镜域”、“裂痕”、“规则”这些超自然概念后,她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起这本书。

     姐姐的研究方向涉及现实的基本结构。

    她的失踪,以及她留下的这面作为“钥匙”和“门”的镜子,是否与她所研究的物理规律有关?书里会不会藏着什么? 她几乎是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注释,任何一个图表。

    苏晚也暂时放下了代码,拿起另一本姐姐留下的数学手稿,试图从逻辑和模型的角度寻找蛛丝马迹。

     时间在静默的翻阅和偶尔的讨论中流逝。

    窗外天色由暗转明,又由明转暗。

     “这里。

    ”第三天下午,苏晚突然开口,打断了林溪的沉思。

    她指着数学手稿某一页边缘,一串用极细的笔迹写下的、看似是随机排列的希腊字母和数字符号。

    “这串符号的排列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数学公式或推导过程,像是随手涂鸦。

    但出现的频率和位置,有某种规律。

    ” 林溪凑过去看,那些符号夹杂在复杂的微分方程之间,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她心中一动,立刻拿起那本科普读物,快速翻找起来。

     果然!在书中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章节末尾的空白处,她也发现了类似的、用极细笔迹留下的符号标记!有些是希腊字母,有些是简单的几何图形,甚至还有几个类似镜子上那种神秘花纹的变体! “这不是涂鸦!”林溪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这是姐姐留下的信息!一种……只有我或者像她一样的人才可能注意到的密码!” 两人立刻将所有发现的符号整理出来,抄录在一张白纸上。

    符号总数不多,但排列似乎毫无逻辑。

     “可能是替换密码,或者基于某种特定算法的编码。

    ”苏晚尝试了几种常见的密码学方法,但都无法解读出有意义的句子。

     林溪凝视着那些熟悉的希腊字母和略显眼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