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青萍之末
关灯
小
中
大
果然,在回廊转角处,迎面走来两人。
为首一人身形高大魁梧,身着玄色甲胄(未戴头盔),外罩深紫色锦袍,面容刚毅, 剑眉星目,眼神锐利如鹰,行走间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凛冽煞气,正是上将军蒙恬! 他刚从北疆轮值回京述职。
落后他半步的,正是长公子扶苏。
扶苏依旧是一身素色深衣,气质温润,但此刻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似乎正与蒙恬低声交谈着什么,眉头微蹙。
赵高心中一凛,立刻抱着木匣退避到回廊最边缘,深深躬下身,将头埋得极低,姿态恭顺到了极点,如同路边一颗不起眼的石子。
蒙恬和扶苏的谈话声由远及近。
“……公子,陛下之意已决,南征百越,势在必行。
粮秣转运、民夫征发,皆已部署。
”蒙恬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军人的直接。
扶苏的声音带着忧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 “蒙将军,学生并非质疑父皇雄略。
只是……连年征战,北筑长城,南征百越,民力已疲。
学生观关东各郡奏报,今岁收成不佳,若再强行征发……” “公子!”蒙恬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陛下扫灭六合,一统宇内,所图者乃万世之基! 诸地不臣,如芒在背,岂容姑息? 公子仁厚,体恤民情,但切莫……切莫因小仁而失大义!” 他显然在提醒扶苏不要忤逆皇帝的决定。
扶苏沉默了,脚步似乎也沉重了几分。
他微微侧头,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回廊边缘那个深深躬着身、抱着木匣的灰衣小宦官(赵高)。
那目光温和依旧,却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和无力感,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言说。
那眼神在赵高身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随即又黯然收回,继续与蒙恬向前走去。
直到两人的脚步声远去,赵高才缓缓直起身。
后背已是一片冷汗。
他抱着木匣的手指微微收紧。
扶苏那一眼,如同烙印般刻在了他的心里。
那不是对一个小宦官的注意,而是一
为首一人身形高大魁梧,身着玄色甲胄(未戴头盔),外罩深紫色锦袍,面容刚毅, 剑眉星目,眼神锐利如鹰,行走间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凛冽煞气,正是上将军蒙恬! 他刚从北疆轮值回京述职。
落后他半步的,正是长公子扶苏。
扶苏依旧是一身素色深衣,气质温润,但此刻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似乎正与蒙恬低声交谈着什么,眉头微蹙。
赵高心中一凛,立刻抱着木匣退避到回廊最边缘,深深躬下身,将头埋得极低,姿态恭顺到了极点,如同路边一颗不起眼的石子。
蒙恬和扶苏的谈话声由远及近。
“……公子,陛下之意已决,南征百越,势在必行。
粮秣转运、民夫征发,皆已部署。
”蒙恬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军人的直接。
扶苏的声音带着忧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 “蒙将军,学生并非质疑父皇雄略。
只是……连年征战,北筑长城,南征百越,民力已疲。
学生观关东各郡奏报,今岁收成不佳,若再强行征发……” “公子!”蒙恬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陛下扫灭六合,一统宇内,所图者乃万世之基! 诸地不臣,如芒在背,岂容姑息? 公子仁厚,体恤民情,但切莫……切莫因小仁而失大义!” 他显然在提醒扶苏不要忤逆皇帝的决定。
扶苏沉默了,脚步似乎也沉重了几分。
他微微侧头,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回廊边缘那个深深躬着身、抱着木匣的灰衣小宦官(赵高)。
那目光温和依旧,却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和无力感,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言说。
那眼神在赵高身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随即又黯然收回,继续与蒙恬向前走去。
直到两人的脚步声远去,赵高才缓缓直起身。
后背已是一片冷汗。
他抱着木匣的手指微微收紧。
扶苏那一眼,如同烙印般刻在了他的心里。
那不是对一个小宦官的注意,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