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带兵,这不是去找死吗
关灯
小
中
大
敬一礼,然后目光转向赵高,脸上竟露出一种“推心置腹”的郑重和“唯才是举”的真诚:
“大王,臣反复思量,遍观朝堂,能担此‘监军’重任者,非中车府令赵高莫属!”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赵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监军?!
让他去前线监军?!
李斯!你好毒的手段!这哪里是重任?
这是要把他赵高架在火上烤!甚至是要借赵国人的刀杀他!
李斯的声音还在继续,有理有据,仿佛字字句句都是为国为民:
“其一,赵府令精通律法,明察秋毫,执掌符玺,深知陛下心意,由他监军,可确保军令畅通,赏罚分明,杜绝将领拥兵自重、阳奉阴违之弊!”
“其二,赵府令心思缜密,善于协调,统筹粮秣军需,调度文书情报,正是其本职所长,必能保障大军无后顾之忧!(看似夸能力,实则是将他置于最繁琐、最易出纰漏的后勤位置)”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李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煽动性,“赵府令乃大王近臣,忠心赤胆,人所共鉴!
其亲赴前线,正可代表陛下天威,震慑三军,鼓舞士气!将士们见到赵府令,便如同见到大王亲临!此等精神激励,远胜十万雄兵啊!”
李斯话音刚落,老将蒙骜立刻接口,声音洪亮,带着沙场宿将的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公正”:
“丞相所言极是!老夫附议!
赵府令之才,在章台宫已展露无遗!运筹帷幄,洞察人心,实乃监军不二人选!
况且,”蒙骜那如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地射向赵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赵府令身为赵人(赵高出身赵国宗室远支),对赵国风土人情、邯郸城防,想必比我们这些外人更为了解!
若能献策一二,更是事半功倍!
此乃天赐良机,赵府令切莫推辞,当为国效力,为大王分忧啊!”
喜欢大秦,让我魂牵梦绕请大家收藏:()大秦,让我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