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踹兵之夜,“起势”炸乱世

关灯
——崇祯刚咽气,陈光庆一脚把闯军踹黄河,顺手抄晾衣杆,“起势”炸乱世 (太极之宇宙,作者魏平。

    是基于真实史料反映太极拳数百年历史的长篇小说。

    )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1644年4月25日),天黑得比锅底还黑。

     京城方向火光冲天,像老天爷把一桶滚烫的血泼在天上。

     就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下,一条白绫刚送走一个了皇帝——他就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后人对他评价是,勤政但刚愎自用,铲除阉党魏忠贤,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

     黄河渡口这边,44岁的陈光庆也正在准备送走自己——他不是去上吊,而是送镖。

     (主角原型陈王廷的个人小传及主要成就:陈王廷,1600-1680,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明末清初着名武术家,陈氏太极拳创始人。

    他生于武风昌盛的陈氏家族,自幼承家学,浸润《易经》等典籍,兼习刀枪剑戟,少年便展露武学天赋。

    崇祯年间,他以武秀才身份出任温县乡兵守备,亲历明末战乱,积累了丰富的战场搏杀经验。

    清军入关后,陈王廷归隐故里,摒弃仕途,践行“忙来时耕田,闲来时造拳”的生活,在农耕之余潜心钻研武学,融合毕生所学开创全新拳种,最终于陈家沟完成太极拳体系的构建。

    其晚年遗作《长短句》中“叹当年,披坚执锐”的慨叹,暗含着乱世武者的精神情怀。

    主要成就:1.开创太极拳体系:以家传108式长拳为基,糅合道家导引吐纳、《黄帝内经》经络理论与戚继光枪法要诀,创编“十三势”拳术,首创“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内家拳核心范式,打破外家拳“以力降十会”的传统桎梏。

    2.确立核心技法与理论:提出“缠丝劲”力学精髓,以腰为轴、节节贯穿的发力原理,着《拳经总歌》阐释“诸靠缠绕我皆依”的拳理,将兵法虚实之道融入拳脚,使拳术超越技击成为承载哲学的身体符号。

    3.奠定传承根基:确立家族传承体系,其创编的五套拳术、十五套器械套路通过陈氏家学完整保存,后经陈长兴等传人衍生出杨式、武式等流派,形成“天下太极出陈沟”的格局。

    4.推动文化传播:所创太极拳如今已传播至150多个国家,全球习练者超4亿,2020年申遗成功,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被赞为“中国人献给世界的身体《道德经》”。

    ) 这趟镖,过山西、走河南、奔山东、江苏,终点是南京。

     陈光庆肩上扛着一家老小的口粮,心里只装一句话:“货到人在,货到人亡,也得把货先送走。

    ” 崇祯皇帝一死,闯军忙着进京抢龙椅,官道乱成八宝粥。

    黄河渡口的守兵跑了一大半,剩下的只顾往怀里塞银子。

    对陈光庆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