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把“单鞭”火,敌粮变烟花
关灯
小
中
大
——韩”字大营屯着三万石军粮,夜空炸出太极影子
荒村外二十里,有座“韩”字大营。
营里屯着三万石军粮,是韩骁残部最后的底气。
傍晚,乌云从山脊爬上来,像一匹黑绸,慢慢盖住月亮。
陈光庆蹲在破庙屋顶,把最后一根松柴劈成两半,嘴里哼着:“云手云手,先云后手……” 阿狗在底下磨刀,磨得火星子乱跳:“哥,你真要一个人去?” “一个人够了。
”陈光庆把“雷神锤”往背后一插,“又不是去打架,是去放烟花。
” 出发时,他只带了三样东西: 1.一条用布绳编的长鞭——鞭梢浸了松脂,火折子一点就着; 2.一袋“锅铲十三太保”亲手磨的辣椒面,呛鼻辣眼; 3.半块吃剩的馒头——饿了自己填肚子,也当“引火煤”。
太子小祖宗追到门口,把一只小布虎塞进他怀里:“胡子叔,让它陪你。
” 陈光庆摸摸孩子的头:“等我回来,给你看天上一朵大太极。
” 亥时,营外壕沟。
哨楼上的火把被风吹得斜斜,守兵抱着枪打瞌睡。
陈光庆把身子贴地,像一条会呼吸的影子,一呼一吸之间,滑过铁蒺藜,穿过拒马桩。
鞭子缠在腰里,鞭梢拖在身后,像一条听话的小蛇,不声不响。
营里粮垛成山,草包上盖着油布,油布下压着干柴——韩骁怕受潮,倒省了陈光庆找引火物。
陈光庆摸到东南角,那里堆得最高,风也最大。
他抖开长鞭,鞭梢绕住一支火把,轻轻一挑,火把离架,落入掌心。
火焰舔上松脂,“嘭”地炸出一团蓝焰。
他把辣椒面顺风一扬,辣烟钻进哨兵鼻孔。
“啊啾——” 一个喷嚏,哨兵眼泪鼻涕齐飞,还没看清人影,就
营里屯着三万石军粮,是韩骁残部最后的底气。
傍晚,乌云从山脊爬上来,像一匹黑绸,慢慢盖住月亮。
陈光庆蹲在破庙屋顶,把最后一根松柴劈成两半,嘴里哼着:“云手云手,先云后手……” 阿狗在底下磨刀,磨得火星子乱跳:“哥,你真要一个人去?” “一个人够了。
”陈光庆把“雷神锤”往背后一插,“又不是去打架,是去放烟花。
” 出发时,他只带了三样东西: 1.一条用布绳编的长鞭——鞭梢浸了松脂,火折子一点就着; 2.一袋“锅铲十三太保”亲手磨的辣椒面,呛鼻辣眼; 3.半块吃剩的馒头——饿了自己填肚子,也当“引火煤”。
太子小祖宗追到门口,把一只小布虎塞进他怀里:“胡子叔,让它陪你。
” 陈光庆摸摸孩子的头:“等我回来,给你看天上一朵大太极。
” 亥时,营外壕沟。
哨楼上的火把被风吹得斜斜,守兵抱着枪打瞌睡。
陈光庆把身子贴地,像一条会呼吸的影子,一呼一吸之间,滑过铁蒺藜,穿过拒马桩。
鞭子缠在腰里,鞭梢拖在身后,像一条听话的小蛇,不声不响。
营里粮垛成山,草包上盖着油布,油布下压着干柴——韩骁怕受潮,倒省了陈光庆找引火物。
陈光庆摸到东南角,那里堆得最高,风也最大。
他抖开长鞭,鞭梢绕住一支火把,轻轻一挑,火把离架,落入掌心。
火焰舔上松脂,“嘭”地炸出一团蓝焰。
他把辣椒面顺风一扬,辣烟钻进哨兵鼻孔。
“啊啾——” 一个喷嚏,哨兵眼泪鼻涕齐飞,还没看清人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