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战后重建和地狱训练

关灯
接下来的日子,“利刃”旅驻地进入了高速运转的“战后重建+地狱训练”模式。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硝烟和血腥,还有钢铁焊接的火花、水泥搅拌的粉尘、柴油引擎的轰鸣以及震耳欲聋的操练口号声。

     重建:钢铁壁垒的再生 鹰嘴崖主峰,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地。

    工兵营的战士们在陡峭的山崖上挥汗如雨,如同攀附在绝壁上的蚂蚁。

    被炸塌的工事废墟被彻底清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更坚固、用钢筋水泥浇筑的永备火力点和观察哨。

    扭曲变形的雷达站外围设备被拆除,崭新的、包裹着防爆装甲的基座和天线支架被重型直升机吊装到位,工程师们如同精密的外科医生,在废墟上重新搭建“天眼”的神经脉络。

     “快!再快!水泥标号给我用最高的!钢筋密度加倍!‘蝰蛇’的火箭筒不是吃素的!这新工事必须能扛住120mm迫击炮直击!”张大山粗犷的吼声在工地上回荡,他亲自督阵,脸上沾满了泥灰,眼睛熬得通红。

    副旅长那句“二十四小时恢复雷达最低运转”的命令像鞭子一样抽在所有技术人员的背上。

     山下营区,变化更大。

    原本略显陈旧的营房外墙被加装了厚厚的防爆复合板,窗户换上了高强度的防弹玻璃。

    训练场上,新的多功能障碍场、模拟城镇作战街区、以及一个巨大的、覆盖着伪装网的室内战术射击场正在拔地而起。

    通讯中心的天线阵列进行了全面升级,功率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

    后勤仓库里,崭新的单兵装备、夜视器材、单兵防空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被源源不断地开箱、检测、分发。

     整个驻地,如同一个高速新陈代谢的钢铁堡垒,在伤痛中迅速愈合伤口,并且生长出更加坚硬的鳞甲和更加锋利的爪牙! 训练:血与火的淬炼 重建的轰鸣声,被另一种更加狂暴的声音所掩盖——训练的枪炮声和怒吼声! 大训练场上,硝烟弥漫。

    穿着最新荒漠数码迷彩、佩戴着“利刃”臂章的战士们,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机枪模拟射击声中,进行着近乎残酷的实战化演练。

     “敌火力压制!三班左翼迂回!火力组!给我敲掉那个机枪点!狙击手!找他们的指挥!”赵青山沙哑的吼声通过扩音器响彻全场。

    他脸上那道凝固的伤疤在烈日下显得更加狰狞。

    作为作训参谋,他将昨夜战斗的教训直接融入了训练。

    不再有固定的靶位,目标随机出现,火力点交叉覆盖,逼着战士们把战术动作和战场本能刻进骨子里! “轰!”一枚发烟弹在冲锋的队伍中间炸开,浓密的烟雾瞬间遮蔽视线。

     “毒气!戴面具!快速通过!”班长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