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院

关灯
婢再找找别的?” “不,这里很好。

    ”林砚深深吸了一口气,这陌生而自由的空气让他感到一阵久违的舒畅,“要的就是这份僻静。

    ” 他率先走进院子,小翠也连忙跟上,主仆二人一起开始动手收拾。

    先将堂屋里的蛛网和灰尘扫去,把那些散乱的无用杂物清理到角落。

    小翠擦拭着唯一一张歪歪扭扭的木桌和两条长凳。

     林砚则更关注那间棚屋,这里将是他最初的“实验室”。

    他仔细检查了棚屋的结构,虽然旧,但主体还算牢固,通风也还行,适合进行一些可能会有气味和烟雾的小规模实验。

     收拾间隙,林砚的目光掠过斑驳的泥灰墙面,心中微微一动。

    他走到那张刚擦净的木桌旁,小翠机灵地早已将带来的笔墨摆好——这是林砚吩咐的,说是要记录“实验”之用。

     林砚研墨,提笔,略一沉吟,笔尖便落在粗糙的草纸上。

    他写的并非实验计划,而是一首悄然浮现在心头的诗。

    笔迹虽因使用毛笔而略显生涩,但结构间却带着一种与原主截然不同的洒脱劲儿:“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此情此景,这诗句竟是如此贴切。

    虽身在外城巷陌,但此院此心,却仿佛真暂时隔绝了林府的纷扰、江宁的喧嚣,得了一份难得的偏安一隅。

     “公子,您写的这是什么呀?”小翠凑过来,好奇地看着纸上的字,“是诗吗?虽然奴婢不太懂……但感觉念出来,特别应景似的。

    ” 林砚微微一笑,放下笔:“嗯,这是晋朝一位大诗人的诗。

    ” 小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不再追问,只是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写了诗的草纸压好,仿佛那是什么宝贝。

     简单收拾出能落脚的地方后,林砚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组装他的简易蒸馏装置。

     过程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

    没有现成的玻璃器皿,只能用大小不一的陶罐替代;没有橡胶塞和导管,只能让小翠去找铁匠勉强拗出几段粗细不一的铜管,连接处用湿布和泥巴尽量密封;冷凝部分则用一个盛满凉水的大木盆来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翠在一旁看着林砚笨拙却又异常专注地摆弄着那些陶罐、铜管,大眼睛里充满了困惑和好奇。

     “公子,您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呀?煮酒吗?”她看着林砚鼓捣这些瓶瓶罐罐,终于忍不住问道,“听说‘醉仙楼’的‘玉冰烧’要十两银子一坛呢!还有‘百花酿’,可香了!赵大娘说,宫里的贵人也就喝那个。

    ” 林砚一边小心地将一段铜管插进罐口的泥封里,一边随口答道:“那些酒固然好,但咱们自己试试,说不定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

    ”他没法跟小翠解释酒精提纯和蒸馏原理,只能含糊其辞。

     “哦……”小翠眨眨眼,“公子您落水之后,尽喜欢弄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不过既然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