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一次蒸馏
关灯
小
中
大
三叔林渊的来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足以让林砚心底那根警惕的弦绷得更紧。
林府深宅,绝非他最初想象的那般可以安然“躺平”的避风港。
暗流之下,是各方对利益与权势的觊觎。
然而,林砚并未让这份警惕过多占据心神。
他深知,在自身实力不足以应对风雨之前,最好的策略依旧是“藏拙”与“蛰伏”。
白日里,他依旧是那个需要静养、偶尔会因“失忆”而显得懵懂怯懦的二公子,按时去周先生处听课,虽不再有惊人之语,却也表现得比原主勤勉许多,让周启文那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几分。
但真正的重心,已被他悄然转移至那座位于外城西水门附近、不起眼的小院。
此后几日,只要得空,林砚便会借口“出门散步透气”,带着小翠悄然溜出林府,直奔小院。
每一次到来,他都会带来一些新淘换来的小工具,或是几经改良的想法。
蒸馏大业,在无数次失败与调整中艰难推进。
密封性是首要难题。
陶罐与铜管的连接处即使用湿布和泥巴反复糊弄,也总会在加热后因热胀冷缩而漏气,导致酒精蒸汽白白流失。
林砚不得不让小翠去找手艺更好的铜匠,专门打造了几个带有凸缘接口的铜盖和套管,虽然依旧粗糙,但密封性已提升不少。
加热控制更是全凭手感。
泥炉里的炭火时大时小,难以稳定。
火候稍大,酒液便容易沸腾过度,携带过多杂质甚至焦糊味进入冷凝管;火候太小,则蒸馏速度缓慢,效率极低。
林砚只能寸步不离地守着,根据陶罐内酒液沸腾的声音和蒸汽产生的速度,小心翼翼地添减木炭。
冷凝效果也不理想。
单靠一盆凉水,很快便会升温,冷凝效率就会随之下降。
林砚便让小翠备下两大桶井水,轮流更换,保持低温。
小翠从一开始的纯粹好奇,渐渐变成了林砚最得力的助手。
她虽不懂公子为何执着于将这些好好的酒“煮来煮去”,但见林砚那般专注投入,她便也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项指令:看火、换水、清洗器皿、将失败品悄悄倒掉……那双原本只拿过绣花针和茶盏的手,如今也沾上了炭灰和酒渍。
“公子,
林府深宅,绝非他最初想象的那般可以安然“躺平”的避风港。
暗流之下,是各方对利益与权势的觊觎。
然而,林砚并未让这份警惕过多占据心神。
他深知,在自身实力不足以应对风雨之前,最好的策略依旧是“藏拙”与“蛰伏”。
白日里,他依旧是那个需要静养、偶尔会因“失忆”而显得懵懂怯懦的二公子,按时去周先生处听课,虽不再有惊人之语,却也表现得比原主勤勉许多,让周启文那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几分。
但真正的重心,已被他悄然转移至那座位于外城西水门附近、不起眼的小院。
此后几日,只要得空,林砚便会借口“出门散步透气”,带着小翠悄然溜出林府,直奔小院。
每一次到来,他都会带来一些新淘换来的小工具,或是几经改良的想法。
蒸馏大业,在无数次失败与调整中艰难推进。
密封性是首要难题。
陶罐与铜管的连接处即使用湿布和泥巴反复糊弄,也总会在加热后因热胀冷缩而漏气,导致酒精蒸汽白白流失。
林砚不得不让小翠去找手艺更好的铜匠,专门打造了几个带有凸缘接口的铜盖和套管,虽然依旧粗糙,但密封性已提升不少。
加热控制更是全凭手感。
泥炉里的炭火时大时小,难以稳定。
火候稍大,酒液便容易沸腾过度,携带过多杂质甚至焦糊味进入冷凝管;火候太小,则蒸馏速度缓慢,效率极低。
林砚只能寸步不离地守着,根据陶罐内酒液沸腾的声音和蒸汽产生的速度,小心翼翼地添减木炭。
冷凝效果也不理想。
单靠一盆凉水,很快便会升温,冷凝效率就会随之下降。
林砚便让小翠备下两大桶井水,轮流更换,保持低温。
小翠从一开始的纯粹好奇,渐渐变成了林砚最得力的助手。
她虽不懂公子为何执着于将这些好好的酒“煮来煮去”,但见林砚那般专注投入,她便也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项指令:看火、换水、清洗器皿、将失败品悄悄倒掉……那双原本只拿过绣花针和茶盏的手,如今也沾上了炭灰和酒渍。
“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