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淮南渐平

关灯
淮南平定、疆域大幅拓展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通济行的商队和官方驿马的疾驰,迅速传遍了中原大地,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与重新评估。

    徐州境内,先前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流民开始大规模返乡,官府沿途设点,发放少量口粮和种子,引导他们回归故土,重建家园。

     而新附的淮南诸县,本地的士人、豪强、宗帅们,在经过短暂的观望和权衡后,也纷纷行动起来,带着地契、户册、礼物乃至家中适龄子弟,前来寿春或郯城拜谒,表达归附与效忠之意。

    州牧府门外,每日从清晨开始便排起长长的队伍,各级官吏忙碌不堪,处理着如雪片般涌来的公文、诉状、荐书,一派百废待兴、权力交接时期特有的繁忙与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昭作为实际的大总管,推行的屯田新政和安抚流民政策,迅速在新获得的广阔土地上铺开。

    大批官吏被派遣下去,组织百姓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沟渠、道路、堰塘,发放粮种、农具甚至耕牛。

    由徐州带来的更先进的耕作技术也开始推广。

    同时,盐铁专营的政令以醒目的告示形式,张贴到了各乡、县、亭的市集要道之处。

     通济行的庞大商队网络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将淮南地区积压的粮食、布匹、药材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出,又将徐州生产的铁器、食盐、漆器、纸张等商品输入,商业的活力开始慢慢复苏,经济的血脉逐渐重新流畅。

     而在长江对岸,江东的孙策反应极为迅速敏锐。

    他趁着袁术覆灭、天下共击之声鼎沸的绝佳契机,立刻发布了一道义正辞严的檄文,历数袁术僭越称帝、祸国殃民等累累罪状,果断与之划清一切界限,将自己打扮成大汉忠臣。

    并几乎与此同时,迅速出兵,以“讨逆”、“清剿袁术余孽、安抚地方”为名,几乎兵不血刃地吞并了丹阳郡剩余的泾县、陵阳等地盘,将他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长江南岸,孙策的水军基地日夜喧嚣,大小战船往来穿梭,帆樯如林,操练不休。

    与北岸刘备军控制的广陵、庐江等地,虽然暂时没有爆发冲突,但那种隔江对峙、相互警惕的微妙态势已然形成,江面上的气氛无形中变得紧张起来。

    双方使者虽偶有往来,但戒备之心日甚一日,未来的变数悄然埋下。

     这一日,为了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大胜,稳定人心,犒劳有功将士,刘备决定在寿春城内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临时收拾出来的府衙大堂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精美的菜肴如同流水般端上,美酒开封,香气四溢。

    堂内觥筹交错,欢声雷动,洋溢着一片胜利的喜悦。

    刘备坐于主位,面带温和而欣慰的笑容,目光扫过麾下济济一堂的文武英才。

     关羽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