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文武大赛

关灯
数日后,郯县城。

     盛大的迎亲仪仗穿城而过。

    东海糜氏嫁女的奢华,令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焕发出久违的喧嚣与色彩。

    十六人抬的朱漆描金凤辇,流苏垂坠,珠玉生辉。

     辇车四周围着精挑细选的糜氏健仆,皆着崭新锦袍,气宇轩昂。

    更有糜家商行组织的庞大队伍,抬着象征性的“万斛船”模型、堆积如山的锦缎、闪烁的金银器皿,浩浩荡荡,引得万人空巷,争睹这泼天富贵与权势的结合。

     流苏垂珠的帘后,隐约可见一抹端坐的窈窕身影,大红嫁衣映衬下,更显肌肤胜雪。

    那便是东海明珠,糜环。

    无数艳羡、好奇、敬畏的目光聚焦在凤辇之上,窃窃私语声汇成一片嗡嗡的声浪。

     “看!那就是糜夫人!” “天家嫁女也不过如此吧?听说光是陪嫁的海船就值万金!” “州牧大人好福气啊!娶了糜氏女,等于得了东海的金山银海!” “何止钱财?没听说糜家那位兰公子是州牧心腹,掌着‘通济行’吗?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迎亲队伍一路行至戒备森严的州牧府邸。

    府门前,刘备身着庄重的玄端礼服,亲自出迎。

    他脸上带着温和而矜持的笑意,向围观的百姓拱手致意,更显仁厚之风。

    当他亲自上前,从凤辇中牵出盖着红盖头的新娘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与祝福声。

     “恭贺州牧大人!” “祝州牧大人与夫人百年好合!” 糜环的纤纤玉指搭在刘备宽厚的手掌中,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被缓缓引入那象征着权力巅峰的州牧府大门。

    红绸漫卷,喜乐喧天,这场政治与财富的联姻,在万众瞩目中礼成。

     几乎在糜环的花轿抬入州牧府的同时,郯县城中心,另一处巨大的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原本略显空旷的广场,被迅速平整、搭建。

    一座高逾三丈、气势恢宏的木制高台拔地而起,台基用巨大的青石垒砌,台上竖起两面迎风招展的巨大旗帜,一面绣着龙飞凤舞的“文”字,一面绣着杀气腾腾的“武”字! 高台周围,巨大的告示牌早已立起,贴上了盖着州牧大印的榜文。

    识字的文士挤在前面,高声诵读,不识字的百姓则伸长了脖子听着: “……州牧刘公玄德,膺陶谦之托,抚徐州之众,承天景命,思贤若渴……特于郯县设招贤台,开文武之选!凡四海之内,怀瑾握瑜之士,勇冠三军之杰,不拘门第,无论出身,皆可登台一展所长!文试魁首,拜为州牧府文学从事,参赞军机;武试夺魁,授别部司马,领精兵千员!更有黄金百镒,锦缎千匹,以彰其才!……” 榜文的内容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郯县,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递开去!无数怀才不遇的寒门士子,渴望建功立业的游侠豪杰,目光瞬间被吸引到了这座重建的徐州重镇! 州牧府内,新婚的喜庆氛围尚未散去。

    书房内,刘备屏退左右,独自接见了糜竺与糜兰兄弟。

    当那卷带着血痕的衣带诏最终展现在他面前时,刘备身躯剧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向许都方向,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备…备虽汉室苗裔,然德薄才鲜,未能匡扶社稷,致令陛下蒙尘,受此屈辱!备之罪也!”其声悲怆,闻者动容。

     糜竺在一旁亦是唏嘘不已。

     唯有糜兰,静静立于一旁,待刘备情绪稍定,方沉声道:“州牧节哀。

    陛下舍命相托,非为令明公悲伤,乃为寄望明公振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此诏一出,天下忠义之士必望风来归。

    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如何善用此大义名分,招贤纳士,积蓄力量,以待天时。

    ” 刘备拭泪起身,双手恭敬地捧起衣带诏,眼神由悲恸转为无比的坚毅:“子仲、糜兰之言是也!备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看向糜兰,“郯县招贤之事,便依子方之策,即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