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兵困

关灯
局,关键在于‘度’。

    吕布骄矜,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会真心低头求援。

    我军若动早了,名不正言不顺,徒为吕布挡刀,损耗实力,甚至可能被其反噬。

    动晚了,则小沛必破,曹操大势已成。

    ” 他稍作停顿,继续分析:“故,兰之策:其一,子义、子龙将军所言前出施压,确有必要。

    请二位将军即率精兵八千,移驻下邳以北之战略要地,大张旗鼓,操练军马。

    此举必使曹操有所忌惮,不得不分兵监视我军,从而减轻小沛正面压力,延缓其破城时间。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二,通济行除探查军情外,当全力散播流言。

    于小沛,散‘曹军破城,必屠并州人’之语,坚其守志;于曹营,散‘刘备大军不日即至’之语,乱其军心;于徐州各郡,则散‘刘使君仁德,欲保境安民’之语,收拢人心。

    ” “其三,预作善后。

    小沛若破,必有大量流民南逃。

    当预先筹措粮草物资,于边境要道设置粥棚据点,接纳安抚流民。

    此举既可活人无数,彰显主公仁德,亦可从中择选精壮,补充我军。

    此事需一干练之才主持。

    ” 刘备闻言,深以为然:“糜兰之策,老成谋国。

    前出、流言二事,即刻去办。

    子义、子龙,便劳烦二位将军!” “末将领命!”太史慈、赵云轰然应诺。

     “至于安置流民一事……”刘备目光扫过文臣队列。

     新任文试榜首,琅琊诸葛瑾应声出列,躬身道:“主公,瑾乃徐州子弟,于此乡梓之责,义不容辞。

    愿请命主持此事,必尽心竭力,安抚百姓,稳固后方。

    ” 刘备见其主动请缨,言辞恳切,又见糜兰微微颔首,便道:“善!便擢诸葛瑾为典农校尉,总揽流民安抚事宜,广陵、下邳官仓物资可酌情调拨,一应人员,由你遴选差遣。

    ” “瑾,必不负主公所托!”诸葛瑾沉稳领命。

     计议已定,众人各自散去准备。

    广陵的战争机器更为高效地运转起来,无形的网撒向北方的战场。

    而小沛城内,饥饿与绝望仍在不断发酵,离心离德的暗流,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最后的防线。

     喜欢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请大家收藏:()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