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潘家园初遇

关灯
第二天一大早,王凯旋就嚷嚷着要去潘家园逛逛。

     “来北京不去潘家园,等于白来!”他一边啃着油条一边说,“再说了,咱们现在兜里有钱了,不得去淘换点好东西?” 胡八一正在院子里刷牙,满嘴泡沫地含糊道:“你就知道花钱。

    那六百块得省着点用,往后日子长着呢。

    ” 沈惊鸿坐在门槛上,看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邻居。

    这个年代的大杂院和他印象中的四合院不太一样,更杂乱,也更热闹。

    东屋的大妈在生炉子,西屋的大爷在听收音机,几个孩子追着一只皮球满院子跑。

     “惊鸿,你去不去?”王凯旋凑过来问。

     沈惊鸿点点头。

    他也想看看这个年代的潘家园是什么样子。

     三人坐公交车来到潘家园。

    这时候的潘家园还没后来那么大规模,就是一条长长的胡同,两边摆满了地摊。

    摊主们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坐在小马扎上,面前铺块布,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乾隆年的鼻烟壶!” “正宗的官窑瓷碗,只要五十!” “祖传的玉佩,要不是急着用钱绝对不卖!” 叫卖声此起彼伏,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王凯旋一进市场就兴奋起来,这个摊看看,那个摊摸摸。

    胡八一跟在他身后,时不时提醒他别乱碰。

     沈惊鸿走在最后,目光在那些古董上扫过。

    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些瓶瓶罐罐里,有些东西在隐隐呼唤他。

     “嘿!这个不错!”王凯旋在一个摊前蹲下,拿起一个瓷碗,“老胡你看,这花纹多细致!” 摊主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笑眯眯地说:“这位爷好眼力,这可是正经的嘉靖青花。

    ” 胡八一接过来看了看,摇摇头:“仿得不错,可惜火候差了点。

    ” 摊主脸色一变:“您这话说的,我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 沈惊鸿站在一旁,突然感觉怀里的符牌微微发热。

    他顺着感应看去,发现热量来自摊主脚边的一个布包。

     “那里面是什么?”他问。

     摊主警惕地看着他:“没什么,几件破衣服。

    ” 但沈惊鸿能感觉到,布包里的东西和他的符牌产生了共鸣。

    他蹲下身,假装看其他东西,手指不经意间碰了碰布包。

     就在接触的瞬间,他脑子里突然闪过几个画面:一个黑暗的墓室,一口腐朽的棺材,还有一双睁大的眼睛... 他猛地缩回手,脸色发白。

     “怎么了?”胡八一注意到他的异常。

     沈惊鸿摇摇头,站起身:“这东西不干净,走吧。

    ” 摊主一听急了:“你什么意思?说我的东西来路不正?” 胡八一赶紧打圆场:“误会误会,我朋友不是那个意思。

    ”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说得对,这东西确实不干净。

    ” 众人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人站在不远处。

    她戴着一副墨镜,手里拿着个皮包,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摊主一看这女人,脸色顿时变了:“杨...杨小姐...” 被称作杨小姐的女人走过来,用脚尖踢了踢那个布包:“老刘,你又把那些土里出来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卖?上次的教训还不够?” 摊主老刘赔着笑:“杨小姐您误会了,这就是几件旧衣服...” 杨小姐不再理他,转而看向沈惊鸿:“这位同志,你能感觉到这东西有问题?” 沈惊鸿点点头。

    他能感觉到布包里散发出的阴气,比之前在火车上那个青铜镜还要强烈。

     杨小姐摘下墨镜,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有意思。

    我是雪莉杨,考古研究所的特聘顾问。

    ” 胡八一眼睛一亮:“您是杨小姐?我听说过您,您在海外留过学,专攻古代文明研究。

    ” 雪莉杨笑了笑:“看来我还有点名气。

    ”她的目光又回到沈惊鸿身上,“能请教一下,你是怎么看出这东西有问题的?” 沈惊鸿还没想好怎么回答,王凯旋就抢着说:“我们惊鸿可是高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