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村少年入繁城

关灯
绿皮火车的车轮碾过铁轨,发出“哐当哐当”的闷响,像是在重复沈砚心里的倒计时。

     车窗外的风景早从连绵的青山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夏末的风裹着汽油味和空调外机的热气钻进车窗,与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格格不入。

    沈砚把膝盖上的旧帆布包往怀里紧了紧,包里是母亲连夜烙的饼、祖父留下的半本拳谱,还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明州市澜庭国际小区,保安岗,月工资四千五,管吃住”。

     这是他第一次离开西南那个叫“沈家坳”的山村。

     三天前,村医背着药箱从家里出来,对着母亲叹了口气:“老沈的肺痨得去大医院治,再拖下去……”后面的话没说,但沈砚攥着衣角的手已经泛了白。

    父亲是山里的护林员,去年巡山时摔断了腿,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他刚读完高二就辍了学,跟着同村人去工地搬砖,可那点工钱连买进口药都不够。

     直到上周,在明州打工的堂叔打回电话,说澜庭国际招保安,待遇不错,还能帮他把简历递进去。

    沈砚没犹豫,当天就收拾了行李,揣着母亲凑的五百块钱,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往这座据说“晚上比白天还亮”的城市赶。

     “小伙子,到明州站了,该下了!”对面铺的大妈推了推他,沈砚猛地回神,连忙道谢,扛起帆布包往车门挤。

     刚踏出车厢,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

    火车站里人潮汹涌,背着双肩包的学生、拖着行李箱的白领、吆喝着“住宿打车”的拉客仔,声音像潮水似的裹住他。

    沈砚下意识地把帆布包抱得更紧,低头跟着人流往外走,鞋底踩在光滑的瓷砖上,总觉得比山里的泥路滑得多。

     “小兄弟,去哪啊?打车不?便宜!”一个穿花衬衫的男人凑过来,眼神在他的旧包上扫了一圈。

     沈砚想起堂叔的叮嘱——“火车站的黑车别坐,坑人”,连忙摇头:“不用,我自己找公交。

    ” 男人撇撇嘴,骂了句“乡巴佬”,转身去找下一个目标。

    沈砚攥了攥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没回头。

    他知道,在这座城里,他现在连生气的资格都没有。

     按照堂叔给的路线,他在火车站公交站台上等了二十多分钟,才挤上通往“澜庭国际”的公交车。

    车上人满为患,他被挤在后门边,脸贴着冰凉的玻璃,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亮着灯的商场、挂着巨幅广告的写字楼、开得飞快的小汽车……这一切都跟沈家坳不一样,既新鲜,又让他心慌。

     “澜庭国际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往后门走!”公交播报员的声音响起,沈砚连忙挤下车,站在站台边愣了愣。

     眼前的小区大门气派得让他不敢相信——两尊石狮子蹲在门口,鎏金的“澜庭国际”四个字嵌在朱红大门上,门口的保安穿着挺括的藏青色制服,腰杆挺得笔直。

    沈砚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洗得变形的衬衫,又摸了摸帆布包里那件母亲缝补过的旧T恤,突然有些局促。

     他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对着门口的保安鞠了一躬:“您好,我叫沈砚,是来应聘保安的,堂叔说已经跟你们这边打过招呼了。

    ” 那保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轻视,指了指旁边的传达室:“找李主管,在里面呢。

    ” 沈砚道了谢,提着帆布包往传达室走。

    推开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跟外面的闷热形成两个世界。

    一个穿白色衬衫、肚子微鼓的男人正坐